Episodes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海运冲击下的超额收益,来自非完全进化体。

    近期海运费持续大涨,导致出海板块整体承压。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原因:

    这轮海运费大涨,一是红海危机影响,单有红海影响其实矛盾并不算突出,红海危机主要影响欧地、波红航线,船舶被迫绕行,运力供给压力加大。

    二是因为不少品类,尤其是对巴西电动汽车,担心会被加征关税,出口抢在关税加征前交付,主要影响的是南美航线。这一情形有可能会在下半年会出现回落。

    三是因为欧美去库存结束,贸易需求自然回暖,属于探底回升。如果只是这一因素,并不会导致运力紧张。

    当前运力不足、海运费大涨属于三者叠加的结果。

    再来看对不同类型公司的影响。

    从商业模式看,海运费及部分原材料大涨对出海企业影响不一。

    一是小件的稳定性要明显强于大件,从运费与原材料端均是如此。

    二是,上游直接面对大宗原材料且成本占比高的,相比上游面对零部件商且原材料成本占比相对低的,盈利能力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三是合同性质,离岸价因不承担运费,相比到岸价,规避了合同期海运费波动的风险。

    最后是竞争格局与议价能力,产业链中议价能力强的公司,能够将成本压力有效传导。

    不论如何,海运费上涨幅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终端产品价格抬升,最终还是会影响需求。

    从这个角度,产品单价低、客户对于价格不敏感是优点。

    以上为整体定性分析。

    从具体公司来看,经营小件、海运费占比很低的公司受影响很小。

    其中一家公司股价表现基本未受影响,另外一家同样是经营小件产品的公司股价出现一定回调,但基本面无须担心。

    某家经营中大件的出海公司与客户签署的合同均为离岸价模式,现有订单也基本未受影响。

    但如果海运费持续维持在高位,则可能会影响客户下单意愿,或者客户会适当压价。会对公司的经营节奏与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基于这种担忧,股价出现回调有其合理性。

    与短期外部利空形成反差的是,根据近期我们对公司的调研与跟踪,公司自身的经营质量与势头在不断向好,内部降本增效成果持续显现,接单及业务增长有逐季加速的势头。

    如果不考虑海运影响,以公司正常盈利水平进行估值,公司2024年市盈率仅为10倍出头,对应未来2到3年年化20%左右的营收或业绩增速。

    按照保守估计,假设红海危机持续下去,海运费维持在高位,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周期为14至24个月,会对今年以至明年上半年的接单及盈利水平带来压力,明年下半年公司经营才能够逐步恢复正常。

    如果我们忽略未来一年多的股价波动,在上述影响逐步消除后,基于20%的业绩增速与14到15倍左右的合理估值中枢,公司股价应为当前价格的1.2乘以1.3倍,即156%,此处暂不考虑几个点的股息。

    换句话说,如果愿意承受一年多时间的股价波动,有很大可能获得50%左右的投资收益,这笔投资是否值得?

    我们认为这是一笔十分超值的投资。

    事实上,基于出海板块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与长期成长逻辑的稀缺性,如果市场能够发挥其有效性,很可能在这一期间很难跌下去,或一旦海运费出现回落的迹象就提前兑现预期。

    如果这家公司股价继续回落,我们会考虑继续加仓。

    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投资理念和方式。在不可持续的中短期利空冲击下的便宜价格进行投资,承担股价波动与时间,以换取随时兑现的超额收益。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投资都有风险,上述投资是在适度分散的基础上进行。即便一直在谈出海,我们整体持仓的内销与外销敞口基本保持在50%比50%。

    此轮调整后,持仓对2024年加权平均市盈率约为12倍,股息率约为4.5%,整体安全性及投资性价比优于历史大多数时期。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加拿大降息对市场的影响,来自猎手思远。

    6月5日晚,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是发达国家主要央行降息的头阵。

    之前瑞士央行和瑞典央行相继降息,但是因为国家体量不大影响也有限。加拿大是G7成员,对市场的影响更大一些。

    说说个人理解:

    1、看了加拿大央行的利率决议声明和之后央行行长发布会。

    加拿大央行对通胀率将朝着2%的目标迈进更有信心,并表示,如果进展继续下去,“预期进一步降息是合理的”。

    麦克勒姆在讲话中表示,“有进一步且更持续的证据显示,通胀正在缓解,货币政策不再需要那么严格”。

    更显得这次降息诚意十足,是一次“鸽派降息”,即暗示还会进一步下调利率。

    若是鹰派降息,那么会在利率决议和发布会上对于后续动作前瞻会非常强硬,要打消市场对于进一步降息的想象,显然加拿大央行并没有这么做。

    2、这次加拿大央行的降息背景是:

    自今年年初以来,加拿大的通胀放缓速度快于预期。

    4月份CPI年率放缓至2.7%,而央行预测的第二季度通胀增速为2.9%。核心价通胀也连续四个月有所缓解,4月份加拿大两项核心通胀数据的平均值达到2.75%。

    相比来说,美联储当下面临的通胀情况要比加拿大央行更大一些。

    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在于:加拿大房贷的利率最多只能固定5年,而美国可以30年固定不变。

    加拿大的房贷即将迎来疫情以来的“五年大限”,疫情期间以极低利率2%到3%加杠杆买的大房子,马上就要集体面临重定价,如果不降息很多居民面临的重定价的价格将是6%到7%,这样对房地产市场定位的冲击很大。这也倒逼了加拿大央行的尽早降息。

    3、更重要是点燃了市场对各国央行掀起宽松浪潮的情绪。

    特别是6日晚欧盟央行的利率决议,之前欧盟央行也多次放风6月降息。降息应该是情理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后续动作的表态和前瞻,决定了6日晚欧盟央行是一次鸽派降息还是鹰派降息。

    因为5月欧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对四月环比略有上升,当然绝对值2.6%还是低的。欧盟央行怎么看五月数据也是一大看点。

    4、这一次最大看点是加拿大央行和美联储的分道扬镳。

    甚至在发布会上加拿大央行行长也说到这一点“ 不需要与美联储同步,我们与美国的分歧是有限度的,我们还没有接近这个限度。”

    之前市场一直把加拿大央行视作美联储的风向标,这一次22年加息周期也是加拿大央行先于美联储开始加息的。

    也是因为自九十年代北美自贸区成立之后,美加两国高度互通且没有资本管制,两国的利率基本上如影随形。

    所以正常来说,两国政策利率走势最终还将“同流合污”,只是时间问题。

  • Missing episodes?

    Click here to refresh the feed.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银行股因何分化?来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讲两个分别和银行、保险相关的热点。

    一则是银行的。

    6月3日,超过4000家公司下跌,占比超过80%。

    银行也好不到哪里去,42家上市银行里,4正1平37负,最大的特点是极致的分化,涨幅排前六的正好是六大行,而小行则普遍跌的非常惨。

    跌得最狠的,分别是城商行里最赚钱的江苏银行,以及农商行里净利润排第一的上海农商。

    江苏和上海农商跌得最多,大家猜测,主要还是和指数调仓有关。

    原来预测江苏能进上证50指数,上海农商可以挤进沪深300,那么就有大量的被动资金要买入,但指数抬轿子的预期落空后,部分博弈的资金就撤了。

    但这只能解释个股,银行股极致分化的背后,最核心的原因,恐怕还是5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银行业一季度的净息差数据,进一步下滑到了1.54%。

    从银行业的净息差数据中,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基本上每一年的四季度末到一季度末,都是净息差收窄最快、曲线最陡峭的一段。

    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一季度是银行的开门红期间,银行全年的信贷投放,大头都是在一季度完成的,这也导致,一季度,是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迭代速度最快的区间。

    也就是说,企业的贷款一季度很多都是一季度到期,然后一季度重新投放,存款也是如此。

    如果去年一季度,净息差大幅下滑,还可以用疫情放开后,新增社融、新增贷款大增,银行通过以量补价去找补的话。

    那么今年,在融资需求比较萎靡的情况下,净息差还在快速下行,对银行来讲,就是量价齐跌的过程,经营的压力显然是在进一步抬升的。

    有意思的是,反观香港的银行业,因为香港的利率水平跟的是美国的利率,所以基本和美国的加息周期同步。

    截止2023年末,香港零售银行的净息差是1.73%,近年来首次反超了大陆的银行业。

    香港本土的银行近年来业绩反弹,主要就是,虽然高利率抑制了融资需求,但是价格高,可以以价补量

    而在逆境当中,更加市场化的中小行,往往业绩表现会更加敏感,波动会更大,这可能是银行股分化的主要原因。

    另外,中小行可能还面临两个不利的因素。

    一个,也是5月31日的消息,辽宁的锦州港被披露虚增营收,业绩造假,而4月中旬,锦州银行刚刚从香港退市。

    市场也会揣测,这种地方国企、民企的业务虚增和造假,会不会仅仅是个例,如果不是的话,对中小行的影响显然会更大一些。

    另一个,是今年年中,各家银行,开始纷纷搞中期分红,也就是原来一年分一次红,现在分两次。今年到目前,已经有15家银行准备这么搞了,六大行全部都是提前发公告要中期分红。

    中期分红的好处,主要是吸引保险这样的机构投资者的,因为对改善保险的现金流和偿付率都有帮助,所以你每半年分一次,很多保险可能就长期拿着不走了。

    搞一年两次分红,抬高股息率这些动作,对家底厚实的大行来说,没啥问题,所以现在大行现金分红的比例都是30%起步。

    但对于很多中小行而言,资本金的压力本来就很大,还要每年多分一次,那资本就更紧张了。

    上面两个背景,都会导致资金更加青睐于大行,也可以解释6月3日银行股的分化。

    当然,最后一个原因就不用说了,国家队加仓的时候,不管是加个股,还是买指数,最后资金都会落到大行头上,这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而言,如果仅考虑胜率,那么无疑当下买入大行的性价比会更高一点,在我看来,全中国,真正值得长期买入的银行股,可能不超过8家,具体是哪8家,就不说了。

    另一则热点是关于保险的,其实也和利差缩窄有直接的关系。

    从2023年开始,监管要求保险公司,披露分红险的红利实现率,这个数据,2022年还是不错的,全行业来看,红利实现率的均值是106%,也就是说,基本都达到了预期以上的分红收益水平。

    但从今年,陆续披露的2023年的红利实现率的数据来看,大幅拉胯,有些公司,可能红利实现率超过100%的比例,不超过20%

    这其实,进一步显示出,保险公司的经营压力巨大,负债成本和投资收益之间的利差,收缩的很厉害,以至于能给到客户的分红收益越来越少。

    但一味的唱空没有什么意义,要从悲观中,提取出可能有赚钱的结构性机会。

    答案,还是红利。

    6月3日,财联社发了一个电报,有提到,从去年开始,ETF,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现金分红都在加速。

    正常来讲,ETF产品,其实没有任何的必要进行分红,因为客户二级卖出,几乎没有交易成本,而现金分红,会使得客户被动降仓。

    那么,为什么存量的ETF开始进行大额的分红?

    为什么新设的很多ETF产品,开始强调产品一年可以分12次,可以做到每月分红?

    答案很简单,这是给保险等爸爸们量身定制的,和上面的银行股,搞中期分红,是一个道理。

    原来你不分红,或者一年分一次红,那保险就把你当工具化产品,阶段性的做波段,而如果你一直分红,每月分红,按照保险目前的需求,它可能就直接长期持有了。

    6月3日华泰证券的报告里,针对债券,有提到说:

    定价逻辑和历史锚失效,短端 加 期限利差是核心框架。如何重新梳理利率框架和传导机制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课题。而逆回购对短端资金的锚定作用还在,不过随着非银规模膨胀,长期看相关性也可能降低。

    这也意味着对债而言,机构行为的分析要比狭义流动性更加重要

    而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对股票而言,也是一样的,为什么我持续看好红利,也不建议大家去参考很多大V、甚至卖方报告里的“红利拥挤度”的指标。

    就是因为,市场的逻辑变了,机构行为的影响,从定价看,要比原有的很多框架更加重要。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可怕的“通胀税”,来自二郎价投。

    人类社会自从废除了金本位制,解脱了纸币发行的锚之后,通货膨胀就成为了永恒的旋律。

    多年以来,中国公布的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维持在低位,长期在3%以下,这几年甚至更低。

    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在瞎起哄说要通缩了。实话说,在纸币时代,想通缩还真的很难。

    我个人认为,要衡量个人资产是否保值增值,最重要的锚是M2的增长率,而不是CPI。

    当前我国货币供应量有三个层次:

    M0等于流通中的现金。

    M1等于M0加上单位活期存款。

    M2等于M1加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

    也就是说,M2等于流通中的现金,加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

    因此,假如把个人资产全部折算成现金或者个人存款计算。

    如果这个折算值增长速度跟不上M2的增长速度的话,则可以理解为个人财富的增速是落后于社会财富的增速,直白点说就是个人的财富贬值了。

    我们看看从1990年以来中国的M2变化情况。

    1990年末,我国M2为1.53万亿;2023年末,M2达到292万亿。

    33年间,中国的M2增长了190倍!试问,个人财富,有多少人能够增长190倍的?

    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甚至超越这个水平的人,将成为社会中的较富裕人群,而大多数老百姓,则成为了货币持续发行的炮灰,或者是交了惨重的“通胀税”。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朋友,90年代中后期,其公司日子过得很滋润,工薪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高很多很多倍。生活也算节俭,不喜欢乱花钱,但也不喜欢投资,所有工资收入全部存银行了。

    这么多年下来,房子没买、股票没买,但发现自己当年的存款明明可以买套好房子的,现在却给不起首付了。

    很多人会问,既然M2增速如此高,为啥物价还这么稳定,没有引起像国外某些国家的恶性通货膨胀呢?

    这就应该感谢我们的房地产了。中国过去20多年,天量的房地产供应和需求,像海绵一样吸附了大量的流动性,让这部分有可能在社会流动的钱,直接变为了固定资产,沉淀下来了。

    所以,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大家,钱放在银行不投资,绝对是要交“通胀税”的,而且,税收还非常高。

    那么,要让自己的钱能保值增值,有什么途径呢?

    第一,过去20多年,房子是最直接且粗暴地让钱保值增值的途径,简单可行。

    但经历了这几年房地产的调整周期后,很多人开始怀疑了。

    我认为,未来,房子依然会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功能,但是要看具体的房子,好地段、好户型、好物业、好配套的房子,才能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而大部分房子,则只有消费属性而没有投资属性了。

    第二,优质的股权将会成为房子之后,居民最重要的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

    一个优秀的上市公司,只要在价格合理的时候买入并长期持有,跑赢M2是轻松的事情。

    第三,长期国债的投资。

    在利率高点区域买入并持有长期国债,享受降息周期带来的交易性收益,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抗通胀手段。

    第四,黄金。

    黄金具有一定保值增值功能,但是保管困难,流动性差,只适合做少量配置。

    第五,远离存款。

    存银行,只能让钱勉强同步于CPI增长,但大幅跑输M2增速是必然的。

    以上五种方式,前面四种,都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才能找到合适的时点和标的买入,如果找错标的或者找错时点买入,将会遭受不小的损失。

    因此,前四种投资,虽然可以抗通胀,但也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这就需要各自去衡量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程度了。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中短期资金互道再见,来自杜可君的理性投资。

    5月29日,国务院关于节能降碳的方案出来,相信很多投资者都充满期待,不过现实又浇了盆冷水。

    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中期和短期资金暂时互道再见了。

    撇开资金博弈的行为,文件倒是进一步验证了几个基本逻辑:

    1、铜矿,特别是精铜矿缺,而冶炼过剩。

    过去很多年,全球矿端的资本开支过少,导致供需出现缺口。

    而考虑到开采难度,铜矿品味的下降,简单说就是好开的都被先开了,以及地缘政治等问题,即便马上增加资本开支,到量产需要多久呢?一般也得5至6年。

    所以,矿特别是精铜矿短缺的局面,短时间没办法解决。

    下游冶炼端,由于冶炼能力大于矿的供给,导致冶炼端的利润越来越薄。

    对铜矿冶炼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减少恶性竞争。

    从2023至2025年,国内外共有470万吨冶炼产能投产,集中在中国、印尼、印度和刚果金等国家,但是期间精铜矿只能增加90万吨。

    铜的价格涨得是不是过高了,我没办法判断。

    但如果继续关注铜的投资者应该明白,核心在精铜矿的短缺,冶炼端过剩的情况,一两年内恐怕解决不了。

    所以,投资标的应该聚焦在有提供铜矿能力的企业。

    不过铜我跟踪的时间太短,本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原则,我只默默跟踪学习,并未投资。

    2、氧化铝下游应用端封顶,长期看,供给紧张的依旧是电解铝。

    铝元素地球储备丰富,因此铝本身不是矿端紧缺。

    铝是在冶炼环节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一吨电解铝需要消耗1.3万度电。高能耗、高污染,是限制铝产能的关键要素。

    我国在电解铝方面,具有重要话语权:

    全球电解铝产量每年大约8000万吨,我们目前产量在4300万吨左右,占了一多半。

    电,关键是电。我国电力资源,特别是新疆的火电和云南的水电,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价格上有碾压的优势。

    而我国具有全球最稳定的电力系统,对欠发达国家而言,虽然他们存在价格优势,但我们的稳定性又碾压他们。

    2017年后,我国把电解铝的产能红线设在了4500万吨,今年估计全国产能有望达到4330万吨左右,这说明:

    国内电解铝可增加的产能不多了,这奠定了电解铝长期易涨难跌的局面。

    通俗点说,行业不是越来越卷,而是越来越有利于已经在场内的,也就是场外入局越来越难。

    电解铝被纳入碳交易,应该是不远的事情了。

    欧洲计划从2026年开始,拟对我们电解铝产品征收碳税。

    说明一下,碳税的征收国内外是联动的,国内在约定范围内征收的部分,欧盟不重复征收。

    所以,我们总不能把这部分钱都白白送人了吧,肯定要自己收的。再结合这次文件的发布,我觉得时间不远了。

    电解铝纳入碳交易,绿电指标将成为香饽饽。

    由于电解铝长期产能封顶,氧化铝的需求端将失去弹性,加上铝矿并不短缺,所以从长期看,氧化铝过剩的局面不会变。氧化铝短期价格的上涨,不具备长期逻辑支撑。

    一句话总结的话:“铜炒的是矿,铝炒的是电”。

    3、电解铝还有投资机会吗?

    说实话,电解铝的走势让我有点诧异,冷静下来,我还是要坚持一下自己的判断。

    电解铝的成本清晰。

    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目前国内电解铝企业成本较高的在1.7万左右主要是由于氧化铝不能自供和电价上涨,最低的成本在1.45万左右,以目前市场2.1万以上的价格,吨毛利在4000至6500元。

    电解铝的业绩确定性炸裂。

    我们看看主要相关企业的权益产能,注意,不是总产能。

    中国铝业,400万吨,还未包含并表的云铝。

    云铝股份,225万吨。

    天山铝业,120万吨。

    中国宏桥,580万吨。

    神火股份,125万吨。

    仅考虑电解铝一项业绩,大家可以算算,业绩应该是非常优秀了。有些企业还包含铝土矿、氧化铝、铝加工等业务。

    具体业绩,大家自己拿计算器算算。

    由于限产,近些年,企业的资本开支很小,所以资产负债率持续下行,现金流充沛。

    大家在计算净利润时,参考下去年的管理费、研发费、销售费等支出,再参考大约15%的所得税,账不难算。

    短期业绩看,自供氧化铝的业绩更优秀,成本更低;长期看,具备绿色铝的潜力较大。

    总结下,几个点问问自己:

    第一,铝价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在没有额外资本开支的情况下,电解铝企业的净利润是否确定性提升?

    第二,就算我们还认为电解铝属于传统的周期股,不能享受戴维斯双击,那么给与动态10至12倍市盈率总不能说过分吧,企业的市值是不是已经到顶了?

    结论我可以给大家,并没有,空间还不错。所以我判定没有泡沫。

    第三,文件的发布,可以明确,电解铝的供给端只会越发收紧,没有放开的迹象,未来电解铝的利润是否长期可以得到保证?

    第四,当企业成为现金奶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下,给他们的估值体系,是否还能像过去十年那样,比较低。

    这几年,人们对能源、电力等公共事业的估值,开始认同重构,开始提升。

    最后,我想谈谈短期和中期的关系。

    我记得2016年熔断股灾的时候,一位很看好茅台的某知名大v,当茅台从不到200涨到500多的时候,翻空。我想他到现在也认为茅台后面的上涨,是市场定价的错误。

    其实问题很简单:一是能否看清,到2025年技改,茅台从2.8万吨产能到5.6万吨产能的提升,以及出厂价800多,提升的潜力。

    二是从大势上能否看清2016年至2021年中国中产阶级,随着房价上行,带来消费力的上升,同时伴随消费升级的逻辑。

    当然,这已经是过去时,有时间我们再专门谈一谈茅台的问题。

    今天,我们借鉴这段历史,中期看:

    宏观上,工业制造的反转,货币宽松的周期,这些处在本轮周期的什么位置?

    电解铝企业自身,供给约束的刚性是不是越来越严?

    股票的市值,目前是否具备了严重的泡沫水平?

    当没有了大型资本开支,企业的财务和利润状况越来越好,企业的估值是否理应得到提升?

    综上,短期控制下波动风险,没大毛病。

    但是,如果继续跟踪下去,发现中期逻辑没问题,记得,重新回来。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2024年对投资的最新思考,来自价值发现。

    最近两年本人投资做的不太理想,也犯了一些投资错误,想做相对系统一点的梳理,希望可以从以前犯的错误里面总结一些经验和规律,对以后的投资有所帮助。

    首先,对投资复盘

    关于过去20年的投资主线。

    2021年以前,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上行周期,虽然在1998年和2008年受到了外部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2018年受到中美贸易冲突的影响。

    但国内经济本身的发展并不存在什么大的问题,外部的变量并没有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根基,经济的发展是稳健向好的。

    在整体经济上行的大背景下,A股投资市场有两条核心支撑逻辑:

    (1)房地产处于整体的上行大周期。

    (2)大消费的持续升级。

    在这两条核心链条的支撑下,整个地产产业链、消费品市场以及医疗保健行业出现了一大批牛股。

    投资者只要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在股票市场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

    过去20年池塘里的水位几乎每年都是上涨的,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动式的,有运气加成,投资者自身的努力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是过去20年我们投资的时代背景。

    2021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开始了断崖式的下行周期,叠加疫情影响,很大一部分中产阶级的收入受损,2023年消费升级的逻辑也被打破了,开始了阶段性的消费分级模式。

    支撑过去20年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走强的两条底层逻辑被打破了,同时医药集采也打破了以往医药股的投资逻辑。

    三大牛股集中营板块都受到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过去的投资经验很多都已经不适用了,拿着旧地图去寻找新大陆结果当然不会太好,投资者如何去应对?

    此外,投资市场还有几点变化需要注意。

    个人理解,经济层面有了以下几点根本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深远。

    第一点变化: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

    房地产占 G D P 比重大概在9%左右,但房地产产业链非常长,整个产业链占 G D P 的比重在30-40%左右的水平。

    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强相关性,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放大。

    可以说目前整体经济的不景气基本上都是房地产下行造成的,只有房地产稳住了,中国的经济才会稳住。

    对投资而言,地产相关产业的投资陷阱远大于机会,规避整个地产产业链是投资上的一个理性选择。

    第二点变化:消费分级,或者说消费阶段性分级。

    虽然说消费升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在人们收入受损、经济不景气以及对未来预期相对悲观的时候,消费分级是会真实发生的。

    这一幕在20世纪九零年代在日本真实发生了,2023年在中国也是真实发生了。

    参考日本的消费历史,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中档消费品塌陷、新奢华品牌和平价商品崛起的“M”型社会和“M”型消费模式。

    对投资而言,高端消费品和平价消费品值得重点关注,而严格规避中档消费品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第三点变化:医药集采改变了医药行业的整个生态。

    集采导致仿制药的商业模式非常差,几乎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

    创新药约谈模式也基本压制住了创新药的高定价模式,大部分创新药在国内的定价都是全球最低的。

    对投资而言,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才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只能做国内市场的医药企业,天花板应该不会太高,规避集采产业链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第四点变化:老龄少子化社会呼啸而来。

    老龄化社会来的比人们预想的要快得多,一方面会催生一些服务于老龄化的产业,但更多的是对医疗行业的巨大需求,医疗行业是无论如何都需要投资人高度重视的一个行业。

    但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医药集采模式和公立医疗模式将医疗行业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半公用事业的行业,要筛选出好的投资标的还是很有难度的。

    老龄化社会附带的一个副作用是影响消费品行业。

    老年人的消费属于保守型消费加功能性消费,消费总量是减少的,对消费品行业有不小的负面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另一面则是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2023年出生人口大概在800万左右,接近腰斩的水平,少子化现象也会越来越明显,现阶段少子化已经影响到幼儿园的招生。

    未来这一波少子化现象会像潮水一样一波又一波向下游涌动,会改变很多行业的未来,这一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析一下个人所犯的错误

    最近两年,本人投资做的不是太理想。

    一方面是因为上面梳理的经济层面和行业层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本人没有做到先知先觉,对客观条件的改变缺乏敏感性。

    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层面也犯了一些投资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违反了能力圈原则。

    本人的核心能力圈是大消费板块以及一些工业制造业领域,但由于最近3年采取的是团队投研模式,认为团队可以相互赋能,拓展能力圈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这几年涉猎了半导体板块、军工板块、光伏板块、锂电池板块、消费电子板块等等,盲目扩大自己的能力圈,结果“踩坑”成为常态。

    反之,在自己的核心能力圈大消费板块,则没有用心去研究和挖掘,错失了一些新消费子行业的机会,左右不讨好!

    第二个错误是放松了对安全边际的要求。

    安全边际的真正含义是容错空间,即便这笔投资你判断错了,损失也是有限度的。

    过往的市场由于整体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投资的容错空间是很高的,一笔确定性一般的投资,也有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率水平。

    同时,由于2018至2021年市场疯狂的追逐成长股,估值给的非常高,估值的铆钉效应影响了很多人,大家都对成长股高看一眼,估值上相对给的宽松一些。

    但2022年以后的市场环境已经完全不同,容错空间大幅压缩,给高估值板块重重的一击。

    本人在估值上相比以前设定的条件也放松了一些,以相对高的价格买入了一些所谓的“优质成长股”,比以前更加自信了,以强者的思维去考虑一些投资问题,结果在估值不断的回落过程中受到了负面打击。

    第三个错误是错判成长股。

    在经济上行周期,成长股的数量是很多的,双位数的业绩成长性几乎是市场的标配,也就是很容易发现成长股。

    但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成长股的数量大为减少,按照以往的标准筛选出来的成长股很多都变成了伪成长股,这就在业绩和估值上形成了双杀局面。

    在任何市场,成长股的估值都是给予溢价的,但前提是,是真成长还是伪成长?

    在成长不确定性的前提下,价格补偿就显得很合理,这就是目前市场的现状,真成长的估值还是不便宜,但数量大大减少,伪成长大幅杀估值,受到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杀。

    以上三点错误都是违反了价值投资的一些最基本理念造成的。

    在能力圈外面选股,同时对买入价格要求不严格,没有受到安全边际的保护,这种情况下,错判的概率是很高的,受到市场惩罚也是应该的。

    从心理层面来讲,属于过度自信造成的心理现象,投资需要自信,但需要避免过度自信。

    投资这个行业,没有自信几乎是难以生存的,但如果过度自信,则会走向毁灭,投资的心理建设在于“在自信与过度自信之间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

    谈一下我对未来的投资思考

    从行业层面来看,需要投资增量市场,规避减量市场。

    在大消费领域,有4大增量市场需要去研究和挖掘。

    第一,新消费行业,即新需求。比如预制菜、医美、宠物食品、国货化妆品、盲盒产品等等。

    这些子行业都保持了双位数的成长性,可以简单理解为新消费就是20年以前的传统消费品,有很好的增长潜力。

    第二,平价消费品,即低价、有品质、有设计感。

    以优衣库、迪卡龙、无印良品、宜家为代表的新时代平价消费品,重构了整个产业链,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有设计感和品质感的产品,依靠口碑传播来获得大众对产品的认可。

    国内目前也有几家提供平价消费品的企业做的很不错,也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背景,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高端消费品,具有社交货币属性。

    具备社交货币属性的商品属于人类的永续性需求,底层逻辑是人们追求社会地位和阶层认知的渴望永不磨灭,属于持久性和永续性的需求,这也是奢侈品市场持续增长的动力。

    第四,非处方药品与保健品,属于典型的消费属性,人口结构的变化对非处方药产品的发展锦上添花,具备明显的增量市场的特征。

    人口老龄化赛道就属于明显的增量市场。

    第一,医疗保健品。

    以中药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为代表,医疗保健品市场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人口老龄化最确定的增量市场。

    第二,老人护理服务。

    参考日本市场,这一块市场也是值得深入挖掘的。

    第三,老人体验消费。

    从某种程度而言,退休老人属于有钱有闲阶层,老人体验式消费成为一个明显的增量市场,比如老人旅游、老年大学等等消费场景。

    制造业本身也有很多增量市场,但由于制造业天然的周期属性,投资难度相对较大,但作为增量市场,可以保持跟踪研究态势。

    分别是:新能源车产业光伏产业链、创新药产业链、半导体产业链。

    这四大产业链的投资难度都非常大,陷阱与机会并从,能否投资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但保持跟踪研究态势还是必须要去做的。

    在一个减量市场里投资无异于与逆水行舟,陷阱远远大于机会,目前个人甄别出三大减量市场。

    分别是:地产产业链、集采产业链、儿童产业链。

    在这三大减量市场里投资要慎之又慎,投资可以错过,但不可以做错。

    一些对能力圈的思考

    通过复盘一些失败的投资案例,对基本面的“误判”占有很高的比例,为什么会产生“误判”?

    核心原因还是跨出了自己的能力圈,在能力圈外面去找投资机会,如果坚守能力圈原则,做到知己知彼,“误判”的概率会大幅降低。

    如何去判断自己的能力圈?

    本人确定了5个能力圈判断标准。

    第一,行业内有认识的从业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公司信息或者验证信息。

    第二,通过商业第一性原理逻辑推演。

    第三,投资垄断性企业,变量很少,确定性很高。

    第四,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区别。

    第五,你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以极高的概率预测正确的事情。

    通过这5个标准做验证,来确定自己的能力圈,在能力圈内做投资,降低犯错的概率。

    一些对投资目标的思考

    投资目标之“守息”。

    对于传统领域的消费板块和央国企高分红板块,作为防守型投资标的来看待。

    “守息”作为投资核心,获取当下的分红为目的,同时希望标的能够有个位数的成长性,即获取4%到6%的稳定分红收益率加上个位数的业绩成长性,最终希望获取理论上10%到15%的投资收益水平。

    这类股票原则上是不怕跌的,跌的越多分红率越高,敢于“逢低买入”,最大的风险点在于未来的业绩陷入衰退。

    所以思考的核心点就在于未来3至5年公司的利润是否会陷入衰退,把这个问题研究明白了,风险点基本上就规避掉了。

    投资目标之“攒股”。

    对于成长性相对比较确定的优质成长股,“攒股”作为主要目的,核心诉求是为了获取企业未来的高分红,估值便宜并不是最核心的诉求,只要估值合理偏低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追求绝对的“估值便宜”。

    这类股票的最大风险就是“错判”,将伪成长股判断为优质成长股。

    如何去规避这种风险?

    个人主观认为市场上会有0.5%的优质成长股,即全市场会有50家优质成长股,自己能够覆盖并且理解的股票不会超过50%。

    中性假设下,自己能力圈内优质成长股不会超过20家,按照这个逻辑做梳理,错判的概率会大幅下降,这一部分仓位作为进攻型仓位来看待。

    投资目标之“规避风险”。

    在投资上犯错误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确定性事件,在此基础上考虑投资策略和保护闸机制就显得尤为合理。

    第一道保护闸:不熟不碰,在能力圈内找饭吃。

    第二道保护闸:需要安全边际的保护,也就是要有容错空间。

    第三道保护闸:以成本价计算仓位,设置单一股票、行业仓位控制上限。

    第一道是为了降低犯错的概率,第二道是降低犯错的代价,第三道是断臂求生,做强行切割。

    通过这三道保护闸机制,来规避投资风险。

    投资的本职工作在于做好本手,也就是守息加攒股,并且等待约3至5年一次妙手。

    最好的投资机会一定不是研究出来的,而是“等”出来的,研究只是做好本职工作,“等”最佳机会的出现。

    投资过往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皆为序章!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视频号未来3年能为腾讯控股贡献多少业绩增长,来自柏骏同学。

    先来看一组视频号基础数据。

    根据国海证券调研报告,2023年视频号月活跃用户为9亿,日活跃用户为4.5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54分钟。

    主要竞争对手抖音月活用户11亿,日活用户7.6亿,快手月活用户6.7亿,日活用户3.8亿。

    视频号月活用户和日活用户已经超过快手,和抖音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不足在于人均使用时长仅为54分钟,不到快手和抖音的一半。

    腾讯控股一季报披露,视频号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80%,这是在2023年一季度低基数的情况下实现的。

    后面几个季度同比增速大概率会放缓,但考虑到视频号仍处于发展红利期,日活用户和人均使用时长增速将远超抖音和快手。

    日活用户和人均使用时长是商业化的基础。

    2020年视频号上线后,我就开始使用,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视频号的内容近两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丰富。

    因为视频号上能看到关注创作者的朋友数量,能明显感受到,关注创作者的朋友数量是在明显增加的,侧面反应视频号活跃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

    再来看视频号收入情况。

    视频号2023年营收约为257亿元,主要包括广告收入、直播收入、电商收入,其中广告占比约为60%,其次为直播收入,电商收入占比最小,收入结构和抖音、快手类似。

    广告收入主要受广告加载率和单价的影响。

    刷抖音有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广告比较多,刷几条视频就能看到广告或直播带货推荐,视频号广告占比则少得多。

    2023年视频号广告加载率仅为2.5%左右,广告收入为145亿元,同期抖音广告加载率约为13%,广告收入约为4000亿元,快手广告加载率约为9%,广告收入为600亿元,视频号仅相当于快手的二分之一和抖音的七分之一。

    考虑到视频号使用时长仍在快速增长,广告加载率也有明显的提升空间,未来3年广告收入增长空间很大。

    直播收入主要包括观众付费观看、会员服务、刷礼物和打赏等,平台采取抽佣的形式,抽佣比例各个平台基本差不多。

    比如最近我经常看的腾讯体育直播NBA季后赛,进入直播间后,用户可免费观看3分钟,3分钟后需支付120个微信豆才能继续观看全场,也可以包月观看。

    2023年视频号直播收入仅为80亿元,而同期快手为391亿元,抖音为1500亿元,存在巨大的差距。

    可能原因是很多创作者会将短视频发布在不同平台上,但还没有将视频号作为自己的主阵地,日常直播会选择抖音和快手平台。

    电商收入主要来自于平台对电商成交总额的抽成,主要变量是成交总额和货币化率。

    根据微信公开课和国海证券资料,2023年视频号成交总额规模相比2022年有3倍增长,达到3200亿元,订单数量增长了244%以上,客单价约为205元,抖音客单价约为130元,快手客单价约为88元。

    而同期抖音成交总额约为2.7万亿,快手成交总额约为1.2万亿。

    视频号货币化率为1.8%,显著低于抖音的6.1%和快手的3.4%。

    目前视频电商仍处于红利期,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整体电商大盘,据说抖音2024年成交总额目标为4万亿。

    随着视频号电商发展的加速,且视频号货币化率较低,对于电商来说仍处于红利期,将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视频号,且视频号客单价更高,成交总额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个人判断,2025年视频号成交总额有望达到1万亿左右,腾讯控股的电商梦要靠视频号来实现了。

    视频号用户和抖音、快手有什么区别呢。

    视频号相比抖音、快手,最大的优势是不用下载APP,直接在微信上就能使用,可以能通过微信进行转发,传播效率高,还能看到朋友点赞的视频。

    这就决定了视频号能覆盖的人群数量包括一些从来不刷短视频的高净值人群、老人和低线城市用户,高于抖音和快手。

    视频号的用户平均年龄明显是大于抖音和快手的。

    2024年微信公开课提及的关键信息是:“视频号购买用户中女性占据了78%,服饰订单以占据全量38%的比重排名行业第一”,中老年、女性群体,是视频号电商消费主力。

    不同年龄段的用户使用短视频软件的目的不一样,总体来说,年轻人更倾向于娱乐,年龄大的人更倾向于电商购物和资讯。

    相比之下,抖音、快手娱乐性更强,善于创造现象级网红,尤其是抖音,比如最近的抖音网红郭有才,突然爆红,短期内涨粉千万,受到大量网民的追捧,平台流量短期内会大增。

    视频号创造现象级网红的能力则比较弱,内容相比抖音、快手,也更加偏知识类和正能量一些。

    尤其是视频号点赞后会被其它朋友看到,以我个人为例,看到一些小姐姐跳舞或擦边视频,肯定是不敢点赞的,担心被单位领导、家人看见。

    但其实,大部分的人观看短视频是来消磨时间的,而并不是来学习知识的,因此个人判断视频号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很难完全追上抖音。

    抖音、快手都有自己的头部带货主播,比如抖音的董宇辉,虽然在视频号上也发表作品,但带货是和抖音平台签订有独家协议的,而这种头部网红的带货数量往往占成交总额的比例很高。

    相比之下,视频号是比较缺乏头部带货主播的。

    视频号商业化增长空间到底有多大。

    网上有很多人鼓吹视频号,有些甚至认为视频号未来会超越抖音。

    个人认为现阶段谈超越抖音还为时尚早,至少日活跃用户、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商业化还不在一个量级上,现阶段视频号需在兼顾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逐步加快商业化进程。

    2023年视频号月活跃用户和日活跃用户已经超越快手,且增速和能覆盖的人群数量远高于快手。

    张小龙团队之前已经在社交、支付等领域多次上演后来者居上,个人判断视频号日活跃用户使用时长将在2至3年内超越快手,成为短视频行业老二,收入可以跟快手对标。

    直播收入方面,2023年视频号直播收入为80亿元,快手直播收入为390亿元,考虑到直播打赏、付费观看等各平台抽佣比例基本一致。

    如果视频号2026年日活跃用户使用时长能超越快手,参照快手2023年直播收入,2026年视频号直播收入保守估计将达到300至350亿元。

    广告收入方面,视频号2023年广告加载率为2.5%,收入为145亿元,因为微信生态注重用户体验,广告加载率大概率不会提高到抖音的13%,但翻1倍稳步到5%是可以期待的。

    虽然仍不及快手的9%,但日活跃用户使用时长会明显超过2023年的快手,参照快手2023年广告收费收入600亿元,2026年视频号广告收入保守估计将达到500至600亿元。

    电商收入方面,视频号电商目前仍处于红利期,大量品牌正在入驻。

    已经相对成熟的快手2024年一季报电商成交总额实现了28%的同比增长,基数更低、发展更快的视频号电商未来3年达到50%的复合增长率,2026年实现约1万亿的成交总额将是大概率事件。

    同时,货币化率也有一定提升空间,2026年电商收入保守估计能达到100-150亿。另外电商成交总额增长也将为支付业务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其它收入方面,2024年4月23日,视频号上线本地生活业务,虽然目前体量很小,但以微信的触达用户数量看,本地生活业务是有一定想象空间的。

    综上所述,保守估计,2026年,视频号能给腾讯控股带来1000亿元的营收,相比2023年的257亿元,视频号营收能实现年化约58%的复合增长率。

    对应腾讯控股2023年6090亿元的营收,视频号能直接带来年化约3%至4%的营收增长。

    视频号电商、广告、直播等均为高价值业务。

    广告占比为大头,视频号广告收入在腾讯控股财报中计入网络广告收入,2024年一季报毛利率为55%。

    直播、电商等收入计入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2024年一季报毛利率为46%。

    综合判断视频号收入毛利率保守估计不低于50%,对比快手,快手一季报毛利率为54.8%。

    考虑到互联网的边际效应,1000亿元营收能带来至少400亿元净利润,不考虑其它业务影响,视频号未来3年能直接带来年化约6-7%的非国际会计准则净利润增长。

    视频号作为全家的希望,也确实不负众望,开始挑起腾讯控股增长的大旗,如果视频号是一家单独的上市公司,个人认为可以给予50市盈率的估值。

    但腾讯控股体量已经十分庞大,视频号业务对公司增长的带动仍是比较有限的。

    好在微信里宝藏很多,小程序、公众号、搜一搜、小游戏等业务发展也很快,且均为毛利率和净利率很高的收入结构,能合力为腾讯控股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做出贡献。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中短期资金互道再见,来自杜可君的理性投资。

    5月29日,国务院关于节能降碳的方案出来,相信很多投资者都充满期待,不过现实又浇了盆冷水。

    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中期和短期资金暂时互道再见了。

    撇开资金博弈的行为,文件倒是进一步验证了几个基本逻辑:

    1、铜矿,特别是精铜矿缺,而冶炼过剩。

    过去很多年,全球矿端的资本开支过少,导致供需出现缺口。

    而考虑到开采难度,铜矿品味的下降,简单说就是好开的都被先开了,以及地缘政治等问题,即便马上增加资本开支,到量产需要多久呢?一般也得5至6年。

    所以,矿特别是精铜矿短缺的局面,短时间没办法解决。

    下游冶炼端,由于冶炼能力大于矿的供给,导致冶炼端的利润越来越薄。

    对铜矿冶炼做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减少恶性竞争。

    从2023至2025年,国内外共有470万吨冶炼产能投产,集中在中国、印尼、印度和刚果金等国家,但是期间精铜矿只能增加90万吨。

    铜的价格涨得是不是过高了,我没办法判断。

    但如果继续关注铜的投资者应该明白,核心在精铜矿的短缺,冶炼端过剩的情况,一两年内恐怕解决不了。

    所以,投资标的应该聚焦在有提供铜矿能力的企业。

    不过铜我跟踪的时间太短,本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原则,我只默默跟踪学习,并未投资。

    2、氧化铝下游应用端封顶,长期看,供给紧张的依旧是电解铝。

    铝元素地球储备丰富,因此铝本身不是矿端紧缺。

    铝是在冶炼环节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一吨电解铝需要消耗1.3万度电。高能耗、高污染,是限制铝产能的关键要素。

    我国在电解铝方面,具有重要话语权:

    全球电解铝产量每年大约8000万吨,我们目前产量在4300万吨左右,占了一多半。

    电,关键是电。我国电力资源,特别是新疆的火电和云南的水电,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价格上有碾压的优势。

    而我国具有全球最稳定的电力系统,对欠发达国家而言,虽然他们存在价格优势,但我们的稳定性又碾压他们。

    2017年后,我国把电解铝的产能红线设在了4500万吨,今年估计全国产能有望达到4330万吨左右,这说明:

    国内电解铝可增加的产能不多了,这奠定了电解铝长期易涨难跌的局面。

    通俗点说,行业不是越来越卷,而是越来越有利于已经在场内的,也就是场外入局越来越难。

    电解铝被纳入碳交易,应该是不远的事情了。

    欧洲计划从2026年开始,拟对我们电解铝产品征收碳税。

    说明一下,碳税的征收国内外是联动的,国内在约定范围内征收的部分,欧盟不重复征收。

    所以,我们总不能把这部分钱都白白送人了吧,肯定要自己收的。再结合这次文件的发布,我觉得时间不远了。

    电解铝纳入碳交易,绿电指标将成为香饽饽。

    由于电解铝长期产能封顶,氧化铝的需求端将失去弹性,加上铝矿并不短缺,所以从长期看,氧化铝过剩的局面不会变。氧化铝短期价格的上涨,不具备长期逻辑支撑。

    一句话总结的话:“铜炒的是矿,铝炒的是电”。

    3、电解铝还有投资机会吗?

    说实话,电解铝的走势让我有点诧异,冷静下来,我还是要坚持一下自己的判断。

    电解铝的成本清晰。

    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目前国内电解铝企业成本较高的在1.7万左右主要是由于氧化铝不能自供和电价上涨,最低的成本在1.45万左右,以目前市场2.1万以上的价格,吨毛利在4000至6500元。

    电解铝的业绩确定性炸裂。

    我们看看主要相关企业的权益产能,注意,不是总产能。

    中国铝业,400万吨,还未包含并表的云铝。

    云铝股份,225万吨。

    天山铝业,120万吨。

    中国宏桥,580万吨。

    神火股份,125万吨。

    仅考虑电解铝一项业绩,大家可以算算,业绩应该是非常优秀了。有些企业还包含铝土矿、氧化铝、铝加工等业务。

    具体业绩,大家自己拿计算器算算。

    由于限产,近些年,企业的资本开支很小,所以资产负债率持续下行,现金流充沛。

    大家在计算净利润时,参考下去年的管理费、研发费、销售费等支出,再参考大约15%的所得税,账不难算。

    短期业绩看,自供氧化铝的业绩更优秀,成本更低;长期看,具备绿色铝的潜力较大。

    总结下,几个点问问自己:

    第一,铝价是不是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在没有额外资本开支的情况下,电解铝企业的净利润是否确定性提升?

    第二,就算我们还认为电解铝属于传统的周期股,不能享受戴维斯双击,那么给与动态10至12倍市盈率总不能说过分吧,企业的市值是不是已经到顶了?

    结论我可以给大家,并没有,空间还不错。所以我判定没有泡沫。

    第三,文件的发布,可以明确,电解铝的供给端只会越发收紧,没有放开的迹象,未来电解铝的利润是否长期可以得到保证?

    第四,当企业成为现金奶牛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下,给他们的估值体系,是否还能像过去十年那样,比较低。

    这几年,人们对能源、电力等公共事业的估值,开始认同重构,开始提升。

    最后,我想谈谈短期和中期的关系。

    我记得2016年熔断股灾的时候,一位很看好茅台的某知名大v,当茅台从不到200涨到500多的时候,翻空。我想他到现在也认为茅台后面的上涨,是市场定价的错误。

    其实问题很简单:一是能否看清,到2025年技改,茅台从2.8万吨产能到5.6万吨产能的提升,以及出厂价800多,提升的潜力。

    二是从大势上能否看清2016年至2021年中国中产阶级,随着房价上行,带来消费力的上升,同时伴随消费升级的逻辑。

    当然,这已经是过去时,有时间我们再专门谈一谈茅台的问题。

    今天,我们借鉴这段历史,中期看:

    宏观上,工业制造的反转,货币宽松的周期,这些处在本轮周期的什么位置?

    电解铝企业自身,供给约束的刚性是不是越来越严?

    股票的市值,目前是否具备了严重的泡沫水平?

    当没有了大型资本开支,企业的财务和利润状况越来越好,企业的估值是否理应得到提升?

    综上,短期控制下波动风险,没大毛病。

    但是,如果继续跟踪下去,发现中期逻辑没问题,记得,重新回来。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新股,创造还是毁灭超额?来自张翼轸。

    最近在重温《投资者的未来》这本书,是西格尔2005年出版的一本老书。

    这本书强调,很多投资者往往过于激动,给了一些新事物新公司更高的估值,以至于长期收益不佳。

    反而是一些老掉牙的行业,因为悲观带来的低估值,带来了更好的回报。

    书中有一张很经典的试算:只要持有 1957 年的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不参与任何指数后续的调仓,不去买入那些大涨调入的成分股,不去追逐新行业,反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承担更低的风险。

    也正是看到这个数据,一个疑问也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这些年,A股新股大爆发,那么这些新股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吗?

    当然,A股本身历史就短,所以不可能像西格尔那样横跨四十多年做回溯,所以我就以 2019 年至 2024 年 4 月 27 日,这波牛熊的累计收益作为评价指标,想看看不同年代上市的新股,会不会有差异。

    需要说明的是,我提取的是 wind 的 A股数据,所以不包含因为退市、被收购已经消失的上市公司。

    从学术上来说是不严谨的,不过我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各位也就姑且一听。

    因为比较的是 2019 年迄今的涨幅,所以我剔除了所有 2018 年及之后上市的新股,以此确保一只新股至少上市 1 年后,才纳入这项比较。

    从存量A股逐年上市的年份分布来看。

    针对 2017 年及之前上市的 A股,我将其分为三个时段:2009 年及之前; 2010 年至2013 年;2014 年至 2017 年。

    我发现,2010 年,就新股上市而言,是一个分水岭。

    从2010年之前,一年百家左右的水平,飙升到了三百家。

    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是 2009 年末创业板的开板,大量上市公司可以以相对没那么严苛的标准上市。

    第二个分水岭,则是 2013 年,因为种种原因, I P O 在当年近乎停滞。

    同样按照这三个时段划分后,分别计算 2019 年迄今涨幅的平均值。

    结果呈现出了非线性的分布。

    表现最好的是 2014 年至 2017 年上市的那批,平均涨幅 57.30%。

    其次是 2019 年及之前上市的,平均上涨 45.17%。

    2010 年至 2013 年的那批比较颓,仅上涨 39.26%。

    为什么有这样的分布?我不知道。

    或许,2010 年至 2013 年这批上市公司,质量不够好;

    或许这些原本质量不错,但伴随时间推移,公司老化,成长性降低,稳健性又不如 2009 年之前的企业;

    或许,这只是统计上的偶然。这或许要有赖财务学专家,去做更多深度的剖析。

    但至少从数据来看,新公司的上市,对 A股投资者,尤其是能够精挑细选的投资者,不是没有益处的。

    至少 2014 年至 2017 年上市的这批企业,在 2019 年迄今的行情中,为投资者创造了超额。

    西格尔在书中,还针对行业做了拆分的对比,这里我也以 Wind 一级行业作为拆分,来对比不同年分段上市公司在 2019 年迄今涨幅的对比。

    这里面,有很多微观有趣的现象。

    比如金融股,2009 年后上市的两波新股,表现都比 2009 年前的更好;

    比如地产,后面上市的都不如 2009 年前上市的抗跌;

    比如可选消费,一波新股比一波新股表现更好。

    这些,都是有趣的现象,就留待专业人士深入分析了。对我等普通A股投资者,知道新股还是具有创造超额可能这一点,其实也就足够了。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济州岛之行,亲眼所见韩系车企的实力,来自围棋投研。

    我在文章里经常会聊到制造业出海,尤其是海外新能源车渗透率情况。但无论是再美化的图表,落在报告里都是冷冰冰的数字,有机会还是要亲眼看看,才有更直观的感受。

    上个月有朋友去澳洲待了半个月,回来就说,油费很贵,但路上依然都是燃油车,偶尔有看到几辆电车,不是特斯拉就是比亚迪。这种场景描述就更容易让人记住,而且很有画面感。

    这两天我自己去了趟韩国济州岛,有些见闻和体会,今晚和球友们分享。

    首先,肯定要聊聊汽车。

    我现在好像有点“职业病”,出差到每个城市都会观察路上汽车品牌,如果滴滴打到了新能源车,还会对司机刨根问底,好在大部分的哥都挺愿意交流,没人嫌啰嗦要揍我。

    飞机刚落地济州岛,就被现代和起亚两家车企“刷屏”,出租车排队区都是这两个牌子。你可能说某个街道不具有代表性,但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一定是能说明些问题。

    通过后面几天观察,更确认了现代和起亚的重要地位,大概能占到乘用车90%以上。本质还是性价比高,毕竟不交税,就有点像在上海买荣威。

    其他品牌,B B A 、大众和日系都有,还遇到过几辆特斯拉,至于咱们国内车企,确实是一辆都没看到过。

    有个品牌比较特殊,路上偶尔会看到酷似迈巴赫的加长车型,车标是“GENESIS”,其实还是现代集团下面的高端品牌,有点类似于雷克萨斯和丰田的关系。

    实际上,韩国车企不仅在她们本国卖得好,在全球卖得也很不错。

    去年韩国汽车出口额同比增加超过30%,超过700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虽然在咱们国内并不起眼,但韩国车企实力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尤其在北美很受欢迎。

    至于新能源车,数据显示,2023年整个韩国电动车渗透率大概是9%左右,但有新闻说,济州岛电车尤为普及,这次本是想去一探究竟。

    结果发现,难度还挺高:一是新能源车牌和燃油车牌几乎一致;二是语言不畅,无法和出租车司机沟通,“调研”不顺。

    大概看下来,几款著名新能源车型的出镜率挺高,比如起亚E V 6和现代IONIQ5。同时,出租车里依然有不少起亚K5和现代索纳塔或雅尊等车型,这些有点吃不准,从乘坐感受来看,应该是混动居多。

    那个新闻还说,济州岛出租车新能源渗透率要达到100%,不知进展如何,如果有了解的球友们,还请不吝赐教。

    当然,这一路上还记录了不少其他内容,也简单做个分享。

    1、支付方式:非常重要,如果没搞清楚可能就会扫兴离场。

    例如,我有天晚上只带了手机出门,本来想尝尝韩国啤酒,没想到去了几家酒吧都碰壁,只能默默走进便利店。

    韩币现金和Visa信用卡是所有场合都能用,包括乘坐出租车都能刷卡。

    支付宝和微信是三分之二的场景能用,尤其是免税店、美妆店和大超市很方便,这些都是最容易产生消费的地方。

    想想已经不容易,在海外能用上国内互联网产品,背后既说明国人消费能力确实强,也说明国内互联网发展确实快。

    2、物价情况:这个只有60多万人口的小岛,因为旅游属性,消费水平并不低,衣食住行都和上海相差无几。

    顺便聊几句免税,就像去海南必到日上免税城看看,去济州岛肯定也要到乐天或者新罗瞧瞧。

    两个特点:一是工作人员里有很大比例是中国人,二是部分商品确实性价比够高,有免税、有折扣、还有活动优惠。

    挺有意思,很多地方似乎都是为中国人“量身定制”。在一家当地大卖场里,特产柜台边上竟都有一行醒目中文“外国人购物商品”,真的是贴心。

    3、景点感受:说实话我出酒店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对景点说不出什么所以然。

    有个地方印象深刻,某天下午去到网红景点,好像是叫月汀里,刚到时候还能看到美景,后来才过10分钟就出现大雾弥漫,什么都看不清了。

    联想到在股市里,有时候上午还是涨势如虹,下午由于某个消息就变脸大跌,甚至出现“天地板”。

    矫情一句:无论是景色还是股票市场,短期都会有很多突发因素,但只要是真的美景或好公司,待迷雾散去时,依然会赏心悦目。

    4、攻略平台:原来到异国他乡之前,都是“百度一下”,现在年轻人搜索平台慢慢变成了小红书,而小红书本身就是以旅游分享起家,众多“红薯们”撰写的攻略都很有参考意义。

    当然,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会有,平台做大了,就会出现部分利益至上的帖子。小红书有时候也会踩到雷,尤其在吃饭环节,建议在大众或美团平台做个交叉印证。

    还有个小技巧:如果一家餐饮店里顾客很多,而且不能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有挺大概率值得品尝。背后逻辑是,这家店口味很受当地人喜爱,不愁没有生意。

    有没有很像几年前的宁德时代?不开业绩会也不接受调研,就默默做大做强,不愁没资金青睐。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房地产市场真的迎来了十年一遇的好机会吗?来自Valentinompx。

    近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显著的政策调整。2024年5月17日,多个部门联合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在各个平台上,我发现,很多房地产中介以及相关的投资者一直在吹这是房地产市场十年一次的机遇。

    然而,在这里我只想泼个冷水,这些政策的核心在于维持市场稳定,而非刺激市场进一步上涨。

    通过降低购房成本和提供支持性贷款,新政旨在缓解当前市场供需失衡,防止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我将从房地产新政的具体内容、市场现有状况、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以及未来市场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本次房地产新政的具体内容

    2024年5月17日,多个部门联合宣布了一系列房地产新政。这些新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降低首付款比例,即首套房和二套房贷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分别降低至15%和25%。

    2.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即取消全国范围内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政策下限。

    3.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即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4.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即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我们来了解一下房地产市场现有状况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于调整阶段。数据显示,前四个月房地产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均大幅下降,房价显著下跌:

    新房市场,截至5月17日,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36.0%,但同比下降28.6%。今年前五个月累计成交量同比下降42.5%。

    二手房市场,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9.8%,同比增长7.0%。

    尽管市场表现有所回升,但整体销售额和成交量仍较去年有明显差距。

    此外,还存在库存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7.45亿平方米且还在增长。存量房中的空置房数量超过一亿套。

    关于库存问题,这里插一些题外话,目前全国各小县城都在推动拆迁换新。

    比如我家,一个浙江小县城。我家的两套老房子最终换成了一套市区120多平的学区房、100多个单位的现金和几套乡下的商品房。

    然而实际上,这些乡下的商品房其实很难有市场。

    因为我们家小县城的人口是净流出的,缺少外地务工人员的租房需求,而本地年轻人其实大多因为拆迁而获得了一两套商品房,也不再有购乡下房的需求。

    因此极其缺少买家的这些商品房,最终的命运可能还是空置或者折价卖出。

    人口增长方面,去年中国人口净减少了200万,进一步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新政的出台旨在通过降低购房者的财务负担和支持开发商的融资需求,以实现市场的稳定:

    1.降低购房成本,通过降低首付款比例和取消房贷利率下限,购房者的购房门槛降低,预计将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

    2.支持开发商融资,通过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帮助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未售商品房,减轻开发商的库存压力,同时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优化市场供应结构。

    3.缓解库存压力,通过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未售商品房,

    政策意图在于缓解市场上的巨大库存压力,防止市场供需失衡进一步恶化。

    那么,市场预期与未来趋势是怎么样的呢

    尽管新政出台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其核心仍在于维持市场稳定,而非激进刺激市场进一步上涨。

    当前政策更注重长期经济稳定,通过政府债券和其他金融工具为市场提供支持,而不是引发投机行为。

    在需求侧管理方面,新政的出台标志着政策重心的转变,更多侧重于刺激实际住房需求,而非推动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种的价值。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多地被视为满足刚需的工具,而非高性价比的投资品。

    在市场平稳发展方面,考虑到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投资者情绪趋于冰点,随着一系列稳定市场的政策逐步落实,预计市场供需关系将逐步恢复健康状态,价格波动将趋于平稳。

    一二线核心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望释放,但整体市场仍将以稳为主。

    在人口因素的影响方面,由于人口减少,购房需求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必须通过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结构调整来应对需求不足的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重心在于维稳,而不是大力推动市场上涨。

    通过降低购房成本、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措施,政府希望能够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工具,而不再是一个性价比高的投资品种。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理想战略失败和新能源车市场的升级,来自中年电竞选手。

    理想还是很像当年被云计算公司O V H 狙击的小米,历史会重复但是不会简单重复,之前觉得理想比当年的小米更高明,其实是被市场证明错了,大家犯的错误是很类似的。

    打造高端产品有两个办法:

    1、给人独一无二的体验和高级的审美。

    这个典型的代表是苹果。从iMAC第一代开始就是这样,从乔布斯回归做ipod到iphone,一直都是。

    在汽车行业有一个代表其实是沃尔沃,沃尔沃真的试图追求在安全性这件事儿上跟其他品牌有差异,而且是全系的。

    通过营销,让用户相信自己的产品品质比别人更好,这个在汽车行业的使用非常的普遍。更普遍的是,营销的产品和走量的产品除了logo一样可以说压根没什么关系。

    比如,保时捷对于扭北的圈速非常沉迷,基本是长期都是走量的量产,如GT3,和赛车的第一,如919EVO。

    宝马为了”驾驶乐趣“,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营销,从最早盖里奇的宝马广告,到最近请王杰克等一堆媒体跑瑞典去雪上漂移。

    然而M power这些车和走量的丐版3系5系,可以说体验天差地别。

    F1冠军红牛车队挂个本田标,可以说跟本田的走量车毛关系都没有。

    奔驰的投入主要在F1和其他关于历史的品牌营销,可以说跟G L B 、G L C 毫无关系。奔驰的大多数走量产品,除了S级、E级之外,可以说是除了车标很难找到亮点了。

    比亚迪和华为,也在最近两年加入了这个群体,代表作一个是仰望易四方,一个是智驾小视频。

    同理,这些技术和走量款的车根本就没啥关系,比亚迪20万以上的销量甚至都进不了排行榜。

    而华为的智驾,大多数时候提供的也是社交价值,给朋友吹牛的时候用,实际体验价值对普通用户不大,出来很多新闻都是用户买了非智驾版,然后瞎搞出车祸。

    这里的技术,主要是为了打造品牌用的,所以我个人称其为“技术营销”,之前的事实证明,奔驰宝马的操作是有效的,沃尔沃的操作是要被收购的。

    为什么汽车行业要“技术营销” 而不是跟iphone一样,搞全系统一体验,

    原因是:

    1、软件统一容易但是之前的汽车的软件体验没那么重要。

    2、硬件统一要花钱,会有用户钱包和不安全感的矛盾。

    用户既需要品牌能给他提供放心的感觉,但是预算却是越低越好,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丐到不行的1.5 T 奔驰、3缸宝马、A柱减配高级车、非智驾版的华为问界M7。

    其实特斯拉和雷总也加入了这个群体。雷总发布会孜孜不倦的讲3个小时,就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但是特斯拉和s u 7是接近全系标配的,所以技术也是可以拿来用的,不纯是“技术营销”。

    理想的战略误判

    我猜测理想的战略,是用苹果的策略,对汽车进行改造,在体验上做到比竞争对手好,搞“全系统一体验”,战略性的放弃了“技术营销”

    但是事与愿违的是:

    汽车的软件的领先,不能带来足够大的产品体验差异。

    iphone和安卓的体验差异在很长时间内是很大的,最近几年才接近,且软件体验几乎是手机的80%到100%。

    但是理想虽然有行业第一的智能座舱,最好的 N V H ,最好的车内空间和体验,但是这个可能只占开车的20%到60%,当然,对不同的人不同。

    对于保守的、预算有限,但是又特别“注重安全”的客户,这些实际体验的优点,不如“技术营销”+“魔法攻击”来的实在。

    我个人挺看不上这些群体的认知的,这类群体大量的人因为知识和思考的匮乏,是不系安全带不用安全座椅的,同时却希望厂商尽量找一些理由说服他们这个车很安全,最后部分人会因为自己的认知为自己的生命买单。

    但是没有办法,现实如此,nova不也卖的挺好的么。本身并不能做到全面的产品领先,比如,智驾不如华为小鹏。领先的地方别人很容易抄,比如华为像素就copy了理想L9。

    理想MEGA的失败

    除了舆论这个不可控因素之外,我觉得是产品过于注重实用,在高价位未能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

    所谓“豪华的本质是浪费”。

    50万以上的产品,用户买的基本都是社交价值,社交价值可以来自于上面提到的“技术营销”,

    买个保时捷Macan,虽然车就是个换壳Q5,但是可以说我这个是扭北车王。

    我开宝马X5,证明我事业有成,虽然这个车的体验全面不如奔驰L系的任何一辆车,但它是C级车,不懂的老乡可能以为我这个车要接近100万。

    理想MEGA的处处都透露着实用,低风阻是为了让电池更小,这样可以成本更低,但是省下来的成本并没有用到其他地方去“浪费”,而是显得“非常克制”。

    有朋友说,如果苹果做一辆车,可能就是mega这样子。

    周鸿祎问李想,为什么不能做4座车,李想给了很专业的答案,但是周最终还是买了光辉,因为他要的只是一辆“看上去更高档的车”,至于抖不抖,远没有少3个座位更高档,所以更高档对周有价值。

    最终的结果就是问界M9的技术营销非常成功,配上华为的品牌,拿下了李想的目标:50万以上销量冠军,不分能源形式。

    理想MEGA对于足够有钱的人来说是一辆好车,因为他的体验非常好。

    但是对于相对来说没那么有钱,需要既实用又有面子的群体,问界M9更有话题性,大家也都认识,非常有奔驰的感觉。明显MEGA的用户群体数量是远不如M9的。

    因为战略性的放弃了技术营销,而自己体验优势跟对手又没拉开太大差距,所以现在问界品牌已经明显的变成了更高端的品牌,理想成了性价比的选择。

    当年的小米,战略性的放弃了手机领域的“技术营销”,说的就是单反照片、月亮P图,包括最近的伸缩镜头,以及放弃了线下渠道,跟理想遭遇的打击相似,花了好多年才缓过来。

    当然,之前我也死命吹过理想mega,我之前也是相信高用户体验,一致性的iphone策略是在目前的汽车市场能走得通的。

    事与愿违,被市场教育了。

    我猜测,因为李想玩的车很多,对于高端车早就去魅了,所以觉得苹果的策略才是上策。

    但是长期来看这个想法到底对不对,到底技术营销只是个短暂的复辟,还是未来的主流,还等市场告诉我们。

    华为手机的案例,说明后来者得用技术营销或者“浪费”,才能证明自己比iphone更好,小米的策略只能卖的比iPhone便宜。

    后续的市场会怎么走?

    行业的风险指数是很差的,包括特斯拉、理想都在调低预期,问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M5、M7的订单很差。

    小米花了好多年,甚至遇到华为被制裁这种机遇,才缓过来,雷总受了很多磨难,但是也因此更厉害了。

    理想的格局比当年小米更好,小米当年的产品体验,在2015年左右,甚至都不如oppo、vivo。

    现在理想的产品体验,除开智驾依然是行业第一,智驾也在肉眼可见的追赶上来。

    如果能做到智驾赶上,理想的车依然可以做到是市场上全面体验第一的车,理应拥有最高的净推荐值,车主越来越多之后,自己宣传渠道和品牌认知的劣势也会被逐渐抹平。

    问界的产品优点明显,缺点也特别的突出,不知道M9的订单还能好多久。

    推迟纯电发布,也是好事儿,面对市场的反馈,积极调整才是正道。

    至于是要继续体验优先,还是要卷技术营销,或者另辟蹊径,我依然相信厂长的判断力。但是这个可能要1到3年后才能作用到股价了

    重复我之前的判断,判断输家还是比判断赢家容易的。大家都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的时候,2024年可能都不会有很好的表现。

    如果真的想投资这个行业,建议多考虑多空策略。纯多的策略在今年估计会特别的难受。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各行业竞争方式与特点,来自巴芒实践者。

    我之前谈过,A股实际上99%的生意都有竞争,绝对垄断的股票很少,今天再深入捋一下这个话题。

    如果你看过A股足够多的行业,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各个行业的竞争方式完全不同,所发生的时间点也完全不同,因为它们受各种关键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今天,简单谈一下各行业竞争方式与特点

    空调行业

    空调属于中游加工企业,上游原材料是铜,上游原材料价格走低,中游加工企业利差扩大,市场大量的产品就会出现,价格战就不可避免了。

    这个需要大家留意一下行业运行情况,与行业之间自发的竞争。

    实际上,格力可以打出一个特价空调,与低价竞争者去竞争,高端机继续消费升级。

    如此,竞争者就很难受了,持续的亏损就会让他退出市场,只要行业老大、老二和平共处就行了。

    总结一下。

    空调属于可以消费升级的产品。

    消费者这个词太广泛了,14亿消费者,每个人需求都不同,钱包也不同,想法更不同,不能让每个人都认同你,产品只能卖给适合他需求的人。有的人就是追求高品质,愿意买好空调。

    这个时候,如果格力与对手处于囚徒困境,那么,整个产品价格带下移,肯定是不划算的。

    牛奶、肉制品行业

    这类生意都属于中游加工企业,产品价格主要受上游原材料影响,也就是养牛养猪。

    上游原材料过剩的时候,利差扩大,就会影响公司的价盘,需要时间等待上游出清,等到出清完了,就会进入顺周期,下游加工企业会迎来戴维斯双击。

    牛奶行业弄一个低价产品竞争好像行不通。和空调不一样,这个行业只能是理性促销,消费者是认品牌的。

    白酒行业

    白酒行业其实也有竞争,主要竞争的是品牌与渠道。

    尤其是次高端酒。大家都往渠道压货,你不压,别人就压,你不涨价,产品品牌力就落后了。实际上变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也是一种变相的囚徒困境。

    高端酒相对好很多。玩家少,特定的客户认品牌。这样的话,渠道端也愿意压货,只要公司自己能控制整个渠道库存比例就行了。

    就算上游原材料走低,竞争对手也没有办法去抢走你的生意。大家认的是品牌与产品力,所以只需要关注产品的渠道库存就可以了。

    就怕行业提价猛烈渠道库存货多,最后也变成了周期性行业了。

    油煤电

    煤油电三兄弟自己就是上游,所以不存在什么上游原材料走低,担心利差空间大的问题。它们只需要看行业的供求关系就行了,找成本低的企业投资就行了。

    油是国际定价,国内直接垄断经营,外资定价相对好很多,他们很注重产品利润的,根本不着急扩张。

    煤国内定价,逻辑上虽说煤是普通商品,但竞争是很激烈的。

    但是现在有发哥控制节奏,行业维持供需平衡是常态化。

    电就不用说了,供不应求。

    这三个上游资源行业可以长期关注,里面有很多赚钱的机会。

    钢铁、水泥、光伏、快递服务、家居、服装、养猪、养牛。

    这些行业基本属于普通商品行业,直接pass掉就行了。

    这些行业总是在被迫竞争,每轮降低单位成本都是让利消费者,股东根本赚不到钱,长期就是价格战。

    除了供给紧的时候能赚几片钱,大部分时间亏到裤衩都要掉了。

    因为大家都在追求单位成本的降低,被迫加入竞争,你停下来是完,往前冲也是完,最后只能是产能过剩了。

    这些行业都是固定资产很高的生意类型,需要规模效应带动竞争优势。

    总是在降低单位成本,实际上同样会死于成本,因为你的对手也可以这样去做。

    这些行业最好用1pb的价格去购买,因为这些行业长期有破产出局的风险,利润都有夸大成分,有周期性风险,有利润上下波动剧烈的风险。

    企业要把大部分钱保留下来,大量的再投入,却很多时候连一块钱市值都反应不出来,不投吧又会出局。

    投资者只能拿一点可怜的分红了,这种股最多是有短期博弈价值,每天都在面临竞争,真的是觉都睡不好。

    关于行业先简单和大家分享这么多。

    最后有一些关于竞争方式与特点的特别说明。

    大家发现没有,行业不同,企业的竞争程度不同,供需不同,决定了企业毛利润与毛利率情况。

    简单的说,任何生意只需要看量价本就行了。

    拿老凤祥来说,他只赚10%的品牌与加工费,当黄金价格上涨100%的时候,企业如果按照等比例基数上涨,毛利率不变,利润也上涨了100%。

    你会发现,单克黄金的毛利润增加了1倍。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会有竞争者出现的,所以老凤祥没有办法赚到这个超额收益的,具体要看竞争对手的情况,行业的供需情况来决定。

    相反,黄金下跌50%,公司基数不变,毛利率不变,绝对毛利润减少了,利润也下跌50%。

    这个时候就看企业是保毛利率还是毛利润了。如果毛利润能保持住,实际上,价格下跌对它没有任何影响,它只是一个加工企业。

    同样这也要看行业的竞争程度,以及公司的定价策略竞争优势等等,这里没有公式,一定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像水泥行业就不同了,行业供需失衡,成本又没有办法控制,企业单边价格下降,这样就会直接面临戴维斯双杀,只能依靠降价抢量了,用量补价。

    这实际上很难,行业周期下行,需求减少一大堆,很难从对手那里抢来多少份额的。

    谈到乳制品、空调行业,实际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上游原奶过剩,这个时候考验企业的竞争优势了,原奶走低成本肯定跟着走低。

    如果等比例基数一样的话,利润也是等比例下降。那么只要价格理性促销,费用端控制一下,那么绝对毛利润可能还会变多,企业利润还能保持增长。

    当然这也要看行业的发展情况,供需情况,竞争情况。

    商业的世界没有简单的公司,它是灵活变通的,会随着竞争环境变化而变化。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为何海外业务盈利能力更高?来自非完全进化体。

    关注及研究出海板块的投资者都会发现,不少公司外销或海外业务的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内销或国内业务。

    比如这两年的大牛股宇通客车和杭叉股份,均是外销业务毛利率大幅高于内销业务,外销业务净利率水平推测大约在内销业务的一倍甚至以上,拉动了利润大幅增长。

    不少消费品公司,做跨境电商的盈利水平同样也优于国内电商销售。

    一些主做出口的公司的盈利能力也让很多内销公司羡慕不已。

    比如保温杯公司、水泵公司、布艺公司、人工草坪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分别为26%、29%、22%、18%。

    基本上与海天味业的盈利水平相差无几,而消费品龙头伊利股份的净利率水平仅为8%。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必然会思考,为何这些公司外销业务盈利能力这么高或比内销要高?长期是否能够持续呢?

    我们对数十家出海公司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接下来谈谈我们的研究结论及观点:

    第一个方面,市场的分散程度不同。

    相比于内销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外销面向多个国家与地区。

    不同的市场经常面临着不同的监管法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基础设施环境以及不同的产品需求,这就需要公司去进行差异化的产品与市场部署。

    其实不难理解,分散的市场很难一家独大,这样有利于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尤其是在拓张初期,头部公司井水不犯河水。

    非正面、有序的竞争直接决定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第二个方面,市场的准入门槛不同。

    对于大多数品类,外销最大的市场是面向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会设置较高的市场准备门槛。

    尤其是偏向于B端或大型零售商的业务,在公司规模、环保安全、研发投入、专利保护、用工,等多个方面进行要求,规模不足、规范度不高的中小企业很难进入。

    而国内市场,中小企业在“合规”方面具有不小成本优势,各种销售及电商渠道门槛也很低,再加上专利保护的不完善,品牌产品很容易受到低价白牌产品的冲击。

    第三个方面,产品品质要求不同。

    与上一条类似,发达国家B端客户或终端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时,由于消费能力更高,并对安全、环保等因素更加重视,会给与产品品质更高的权重。

    这一倾向削弱了单纯的价格竞争。

    而在政府、企业或居民收入或财务状况承压时,价格更容易成为优先考虑的因素,直接导致了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

    第四个方面,优势品类处于快速渗透时期。

    许多我国占有显著优势的创新型品类,在外销的渗透初期,往往能够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一是缺少国际上有力的竞争对手,

    二是快速渗透时期国内竞争对手尚不需要进行直接竞争。

    比如扫地机器人、新能源客车、叉车以及一些家电和电子产品都展现出了这一特征。

    第五个方面,电商平台规则与竞争不同。

    在居民消费压力及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下,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越来越倾向于价格优先策略。

    刚搜索完某大牌潮鞋,平台立马会推荐给你某白牌类似甚至几乎一样的产品。

    而亚马逊平台的搜索排名及推荐各项因素,所占的权重则更加多元与均衡。

    据说,亚马逊搜索排名依赖于A9算法,综合考虑销量、好评率、绩效指标、类目相关性、搜索相关性等要素,其中销量和好评率尤为关键。

    不同的规则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竞争策略,种种原因导致了现阶段国内电商平台更加鼓励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导致竞争环境的恶化。

    这5个方面也基本解释了为什么国内市场内卷如此严重。

    上述因素中有些是可以持续的,有些可能会产生变化。

    比如渗透初期的高盈利能力有回落的风险。电商平台的规则可能因其他平台的竞争而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会受到某些特殊因素的影响。

    比如某家公司解释其超高的盈利能力时,说是因为它所在的低线城市人工成本很低。某些依赖单一大客户的高盈利能力也很难去证明其合理性。类似于这些因素很难去实证。

    有些公司过高的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而言不见得是好事,反而可能面临均值回归的风险。

    对于可以持续的较高的盈利能力,则大概率是优秀公司竞争优势与良好行业竞争格局的体现。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大宗商品价格的成本支撑和“宏大叙事”,来自许舒。

    据我观察,“宏大叙事”一词最近被使用得愈发频繁,当互为交易对手盘的两拨人相互diss的时候,经常会指责对方“宏大叙事”。

    言下之意就是,对方的观点没有充足证据,只有自己才是理性客观的一方。

    具体到黄金、原油、有色品种上面来,空方就经常指责多方,动辄搬出现代货币理论的宏大叙事,坚持认为今年以来这些品种的上涨不合理,并在每一次价格回调的时候幸灾乐祸。

    但是,黄金、原油和金属的多头们真的在搞“宏大叙事”吗?

    并没有。以布油、伦铝为例,2022年一季度的130美元一桶的布油、4000美元一吨的伦铝,确实可以被称为“宏大叙事”。

    现在80美元一桶出头的油价,2600美元一吨的伦铝,这算什么“宏大叙事”?只不过是成本支撑罢了。

    先说油价。

    自2022年二季度美联储暴力加息、白宫暴力抛储以来,原油市场上的关于需求即将暴跌的鬼故事,和OPEC+即将大幅增产的各种谣言层出不穷。

    时至2024年5月下旬的现在,我实在已经很心累了,都懒得搭理这些垃圾信息了。

    直接说结论吧。过去几年不论发生过怎样的宏观货币层面的利空、政策打压的利空、产业造谣的利空,始终没能把油价砸到70美元一桶以下,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这个位置就是中东原油主产国的财政盈亏平衡价格,以及美国页岩油的边际生产成本。

    70美元的油价,是过去几年被反复捶打、反复蹂躏、反复测试过的铁底,如此多的重大利空都没能真的砸穿这个铁底。

    所以当我看到中海油港股的页面很多人都在讨论60美元、50美元的油价环境下,本公司的盈利测算问题,不仅感到一阵深深的沉默。

    如果连未来油价的走势心里没数的话,那还投资什么石油股。

    如果真的判断油价未来将长期下跌的话,难道真的傻乎乎地去做“价值投资”,一遍背诵美国价值大师们的语录,一边以自身血肉之躯去和宏观硬趋势做对抗吗?

    时至2024年的现在,随着宏观通胀的逐年累积,70美元一桶的油价铁底,今年已经进一步推升至了80美元。

    没错,当前80美元出头的油价绝非什么“宏大叙事”,只不过是成本支撑罢了。

    一旦跌破这个位置,将直接触发石油输出国组织进一步深化减产,以及美国页岩油的产量见顶回落。

    再来说铝价。

    截至2024年4月底,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成产成本在1.9万元一吨以上的铝企,占比为8.25%;根据安泰科的统计,生产成本在1.9万元以上的铝企,占比约5%左右。

    进入5月之后,氧化铝继续大涨,目前已达到4000元一吨附近。最近一、两周,5500k动力煤价格也提前于夏季用电高峰就触底回升了,5月22日已恢复至870元一吨的一季度平均价格。

    电力和氧化铝在电解铝制造成本中的占比分别为38.7%、41.6%,是最大的两块成本项。

    所以说5月至今,电解铝的全行业边际生产成本相较于4月的1.9万元,肯定是进一步大幅上行的,很可能已经逼近2万元一吨。

    在高达2万元一吨的电解铝全行业边际生产成本的支撑下,目前这2万1 一吨 左右的电解铝出厂价格和“宏大叙事”扯不上任何关系,仅仅是在4500万吨年产能的刚性供给约束下,获取了一点点可怜的溢价罢了。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宏大叙事”呢?

    当然是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赤字率,和国债增发速度系统性地抬升并长期化,导致所有人类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相较于实物资产系统性下降的“叙事”。

    以及,以黄金价格为基础,油金比、铜金比、铝金比的“叙事”。

    因为黄金作为天然的货币,以黄金计价才有资格去定价其他实物资产嘛!

    人类货币,都是现代“央行、商业银行”系统无中生有、凭空记账产生的信用。

    以任意增发的人类信用货币,去定价数量有限的实物资产,且实物资产价格稍微涨一点,一堆人就跳出来喊“周期见顶”、“马上暴跌”、“金铜油不准涨”,实在是很幽默的一件事情。

    当前黄金价格约2350美元,按照过去20年的比价中枢,油金比至少得到0.05吧?

    那么2350乘以0.05,即117.5美元一桶才是布油的稍微合理价格,以黄金计价的原油目前处于历史最低位。

    铝金币按照过去20年的经验,至少也该有个1.5至2倍的映射关系吧?

    意味着伦铝的合理价格等于1.5乘以2350,即3525美元,到2乘以2350,即4700美元之间,取个中间值,毛估估,4000美元一吨吧。

    如果按照2008年之前的铝金比,基本上都是按4倍来估算,那么伦铝要涨到4乘以2350,也就是9400美元一吨才行。

    看着这个数字,我简直都没办法按计算器去计算,9400美元一吨的铝价时,中国宏桥每年能赚多少净利润了。

    所以说什么才叫大宗商品的“宏大叙事”。上面讲的这些,所属的内容才叫“宏大叙事”。

    至于目前80美元一桶多一点的油价,2600美元一吨或者2万1一吨的铝价,跟“宏大叙事”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当前仅仅是成本支撑罢了。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A股继续上涨会带来财富效应吗?来自思想钢印9999。

    如何提升风险偏好呢

    第一,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滑坡谬误”

    股市涨起来,就有人开始找原因,一直有人跟我探讨一种可能性:

    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入场,推动市场继续上涨,到了一定程度推动“全民皆股、全民皆基”,创造人造牛市,引发财富效应,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回升,估值下降,确认或者再次推动股市上涨,形成逻辑完美闭环。

    说实话,问我有没有这个可能,答案当然是有的。

    这个观点其实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上涨,新资金入场,新一轮上涨”正是从资金层面描述的一轮牛市的形成过程;

    后半部分就是“财富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1年以前的房地产市场,房产上涨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刺激经济。

    学过逻辑学的朋友一定能看出来,这个观点是典型的“滑坡谬误”,即不合理地使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想的结论,这也是大部分阴谋论文章的伎俩,可以通过“滑坡谬误”推导出任何他想要推出的结论。

    上述观点,实际上包括了前后四个独立的推论,假设每一个推论的概率是75%,实际上达不到,四个75%相乘后的概率为31.6%,整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骤然降低。

    当然,如果真有大牛市,31.6%的概率对应的期望值仍然是很高的,值得专门写一篇文章研究探讨一下。

    第二,“买涨不买跌”还是“高抛低吸”?

    “上涨,新资金入场,新一轮上涨”这个逻辑只是描述了市场行为之一,同时发生的另一种常见行为反应是“上涨,有资金卖出,下跌,有资金买入”,前者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后者是“高抛低吸”的习惯,两者同时存在,导致了指数是高开低走、高开高走、探底回升、冲高回落,等等。

    两种行为背后有没有一个统一的因素呢?

    我们来看市场流动性与风险偏好的关系:

    股票交易就是一个“你卖给我,我再卖给你”的游戏,如果双方的风险偏好都在提升,每次交易都把价格向上涨一点,不需要新增资金,就能把股价拉上去。

    所以新增资金并非股市上涨的直接原因,风险偏好上升才是,新增资金的真实作用是改变供需平衡,让低风险偏好的资金卖出股票并且买不到股票,从而提升市场的平均风险偏好,最后提升股价。

    所以说,对于单个投资者而言,“买涨不买跌”体现的是风险偏好上升,“高抛低吸”体现的是风险偏好不变。

    对于市场整体而言,大盘在一个区间内震荡,市场平均风险偏好不变,投资者的风偏有升有降;而向上突破区间则代表市场平均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的风偏升多于降。

    以市场看得比较多的上证综指为例,近两年两次在3400点左右遇阻,这并非偶然,代表市场平均风险偏好在这一阶段各种条件综合后能到的极限。

    那么风险偏好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你可以去想一想,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愿意“追涨”或者“杀跌”?

    之所以要分成外部和内部,因为内外两种因素作用于风险偏好的机制不一样:

    外部的因素风险偏好变化是“并行提升”,大家一起,或先后觉得好或不好,相互不影响,最后引发市场趋势性变化;

    内部因素的风险偏好变化是“交互博弈”,你的风偏提升了,我也跟着提升,但接着你和他都下降,最后是在一个区间内宽幅震荡。

    所以仅靠内部因素,突破3100、3200都有可能,但要靠外部因素才能突破3400,再引发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提升。这也是很多趋势理论描述的,突破一个区间后,会有一段单边上升行情,然后在一个新的区间内实现平衡。

    再来看一看后半部分的“财富效应”是不是存在。

    第三,A股为什么没有财富效应

    用股市上涨促进经济,对不对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这个观点并不新鲜,每次经济不好但股市反弹时,都有人这样说,只能说代表了股民的美好愿望。

    事实上,除了美国和几个金融业发达的国家之外,大部分国家的股市都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原因很简单,证券化率不够。

    首先,美国金融体系是直接融资为主,股票和债券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也是居民的主要财富形式,而中国是间接融资为主,贷款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存款和各类理财产品是居民的主要投资品种,房地产才是最大的财富形式。

    其次,资本是全球流动的,喜欢到活跃的、好公司多的市场找机会;好公司也是全球上市的,喜欢到估值高流动性好的市场去,美股之所以可以有“财富效应”,因为证券化率高,它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公司,而股价上涨的收益,大部分又都归于美国人;

    而A股的优秀上市公司只是国内企业,中国最有全球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腾讯、阿里、美团和拼多多等企业,大部分也都在海外股东手上,总量并不足以支撑太多的散户,不足以形成财富效应。

    即便是美国企业,越大的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也越高,七巨头来自海外的营收全部超过50%。而A股前20大市值公司,除了两桶油和宁德时代达到30%以上、中国银行和比亚迪20%以上之外,其他都是10%以内。

    最后,美股大公司的市值大部分都在社会公众股东手中,而A股市值大部分都掌握在大股东手里,股市上涨对社会财富的影响自然就很小。

    最直观的数据,A股总市值90万亿,扣除一半的产业资本和海外持股,45万亿市值,人均3.5万,而中国人均房产面积41平米,就算扣除一部分贷款,房产的财富量也是股票的数倍。

    所以美国的股市和中国以前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财富效应,其上涨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左脚踏右脚”的关系,但股市离这个标准还差得远,当下能不能继续涨,还是要看风险偏好是否能持续上升到突破这两年的区间。

    第四,左脚踏右脚、右脚踏左脚

    前面说过,突破长期区间的风险偏好提升,需要外部经济的配合,如果经济不好,是不是就无法提升呢?

    其实近十年的两次牛市,2015和2020年,都是在经济比较差的情况下产生的,但是,不要以为这很容易,需要对未来经济的转好有强烈的一致性预期,最后这个预期又被证实

    先看2020年:

    2020年的大牛市的风险偏好是由预期推升的,春节后到6月,疫情刚刚传播到全球时,当时几乎没有人想到疫情会延续如此长的时间,所以在风险偏好短暂的快速下降后,投资者用以前的经验,将之视为一次性事件,不影响世界经济的长期运作,而此前的恐慌挖了一个超级大坑,自然要先把坑填上。

    等到7月把坑填上,投资者开始意识到疫情不会那么快结束时,大家又发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消费能力依赖各国政府发钱,制造能力依赖中国顽强的制造业,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事实也证明,除了少数行业,大部分公司又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经营水平,2021年是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最高的一年,东升西降的顶峰,2020年这个大牛市,是有道理的。

    再看2015年:

    参与过2014至2015行情的投资者应该都记得,虽然经济下降,企业业绩差,但政策鼓励资产重组,传统企业纷纷转型新经济,市场并不是瞎炒“流动性”,而是预期资产重组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一种典型的由微观基本面的剧变带来的高风险偏好。

    事实证明,2016至2017年,宏观经济阶段性向上,特别是那些资产重组的公司,至少拿出了一年的漂亮财报,也引发了2019年的商誉爆雷潮。

    在强烈的预期下,你确实可以“左脚踏右脚、右脚踏左脚”上升几步,创造出一个水牛,水牛也是牛嘛。

    而这个一致性预期,必须非常“一致性”,并不是你觉得经济会好,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更重要的是强有力的执行

    那么周五刚刚发布的一系列地产救市组合拳会不会改变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呢?毕竟房地产是这两年最大的拖累项,从周五的南向资金流入程度看,至少外资是抱有一定希望的。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巨大的海运价格周期从哪儿来?来自陈嘉禾。

    在商业研究中,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成功抓住周期的投资者,可以利用周期的起伏,获得巨大的财富。反之,在周期中迷失的投资者,也会亏损惨重。

    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同为运输行业,运输价格周期在海运中更容易出现,而在陆运、空运中不容易出现?通过分析这个商业问题,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周期是如何产生的。

    海运价格更容易出现周期

    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包括海运、空运、陆运,海运的价格,是最容易出现暴涨暴跌周期的。

    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为例,这个指数由多条干散货船航线的运价加权而成,在2002年仅为约1000点,到2004年底就上冲到了逾5000点,到2005年暴跌至不足2000点,而在2008年5月20日上冲到11793点。

    之后,指数快速滑落,到2009年初跌到不足800点,在2009年年底则飙升至接近5000点。之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步入漫漫熊途,在2016年初跌至不足300点,可谓惨不忍睹。

    从接近12000点跌至不足300点,变动高达40倍,这是在2008年到2016年的短短8年中发生的事情,海运的价格周期让人不寒而栗:

    想象一下现在从北京寄一公斤包裹到上海,要花费大约10元,如果这个运价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幅度波动,那么你也许今天花费10元、8年以后就要花费400元、或者0.25元,对于我们日常接触的快递价格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变动。

    在2013年年初,国际航运价格处于低谷时,我曾经与当时72岁的希腊船王有过一次交流。当时,老船王告诉我两点关于航运周期的经验:第一、国际航运价格周期非常巨大;第二、没人能预测航运周期什么时候来,你只需要在周期过热和过冷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利用每一个牛市、度过每一个熊市,长期下去总能赚钱。

    站在2013年年初寒冷的航运周期中,下一个涨价周期似乎遥遥无期、让人绝望。在3年以后的2016年年初,国际航运价格更是降到了冰点。但是,从2016年年初开始,国际航运价格又一次步入了上涨周期,指数在2019年一度突破2,500点,但是到了2020年又一次跌破500点。

    不过,随后价格又一次暴涨,周期的顶点在2021年达到极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2021年秋天一举突破了5500点。而到了2023年初,指数又一次下跌到了接近500点,只有一年多前的十分之一。到了2024年5月,指数又回到了2000点附近,是一年前的4倍。

    如此众多的周期,也反映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

    以中远海控为例,这家以国际航运为主业的公司,在2005年到2009年、2020年到2023年这两个航运价格较高的大周期中,获得了非常高的净资产回报率,而在2011年到2016年的低谷期则录得了大量亏损。

    在一些其它航运公司的报表上,如招商轮船、中远海发,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投资者只需要调出这些公司过去20年的财务数据,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它们利润周期的变动。

    在陆运、空运行业,我们则很难观察到以上的巨大的周期。在一些相关的上市公司中,如顺丰控股、圆通速递、韵达股份、大秦铁路、东航物流等公司,我们都不容易看到海运行业那么巨大的、单纯由运价波动而导致的盈利变化周期。

    在这些行业中,利润的变化周期更多来自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大幅波动的运价。

    海运的价格周期由何而来

    那么,海运行业相对陆运、空运更大的运价波动周期,究竟从何而来?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海运货轮更长的建造周期,以及海运更少的替代方式。

    首先,相比于陆运使用的货车、火车车皮、航运使用的货机,海运所使用的大型货船的建造周期要长得多。

    这也就意味着,当价格周期上涨时,海运更不容易立即提供更多的运力、运力更容易出现缺口。而当运力缺口出现时,价格的上涨就属于必然:想象一下春运时一票难求的场景,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

    根据行业内的经验,一般的大吨位远洋船舶,建造周期在12个月左右;集装箱船则相对更长,建造周期在16个月左右;一些更加复杂的船型,比如大型LNG运输船,建造周期则可能高达24个月。同时,造船厂的生产排期,也会随着航运景气周期上升而加长,波动周期一般在1.5年到3年之间,越是市场景气则排期时间越长。

    根据造船业的龙头公司、中国船舶历年的年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航运景气周期来临时,新船订单的完成时间会明显拉长。

    从2015年到2019年,由于国际航运价格相对较低,中国船舶在此期间累计承接了152艘民品船舶的订单,但是交付完工了215艘,其中包括一些之前承接的订单,完工与承接比值达到1.41。

    但是,从2020年到2023年,随着国际海运价格上涨、航运订单暴增,公司累计承接了402艘船的新订单,但是期间只交付了294艘,完工与承接比值下跌到0.73。

    反之,对于陆运、空运来说,由于重卡、火车车皮、货运飞机的生产建造周期,明显短于远洋货轮,同时生产企业增加产能的速度也更快,因此当运力不足、运价上涨时,新增运力可以很快投产,因此其运费就不容易出现像海运运费一般巨大的周期。

    比如,一架运输机在零件不断货的情况下,总装只需要几周时间。对于陆运的主力、重型卡车来说,一般的订单生产周期也只有20到30天。这些生产周期,相比远洋货轮动辄以年计算的生产周期,不可同日而语。

    造成海运价格巨大周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它的各种运输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互相替代,但海运的运输方式却是几乎没有替代品的。

    比如说,重卡的运输和铁路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在中短距离上重卡更快、更便捷一些,但是铁路也慢不到哪里去;铁路运输在长距离上更加廉价一些,但是重卡也不是贵到不可接受。

    同时,航空运输的明显优势在于速度,但是其优势并非完全不可替代。在500公里以下,航空运输的速度优势相对陆运并不太明显,而在1000到2000公里的中长距离上,航空运输虽然更快,但是也没有快到不可思议的地步:陆运最多慢1到2天而已。

    也就是说,重卡、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虽然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是它们之间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的。当一种运力出现短缺、导致价格上涨时,另一种运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进来:就好比早餐店的包子卖完了,吃点面条也能顶饱一样。

    但是,海运却具备两个特征,导致其很难被其它运输方式所替代

    首先,海运一直是人类最经济的大宗货物运输方式,其运输成本极其低廉,吨公里成本只有陆运的零头,和航空运输更是无法比较。这就导致当海运运力出现缺口时,即使涨价,价格也比其它运输方式低廉的多,其它运输方式无法弥补。

    其次,尽管有些火车运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海运,比如中欧班列就承接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部分运输需求,但是这在全球运输格局中属于特例,许多海运航线无法、也不可能被陆运取代,比如中国到南美、中国到澳洲的航运路线,根本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方式。

    因此,由于新船建造周期超长、几乎没有其它运输方式可以替代这两个特征,海运行业在经济周期波动、货运老化等因素作用下,自身运力产生缺口时,很难在短时间内补充足够的运力,由此导致了价格的暴涨、以及同时海运企业的暴利。但是,正是这种暴利,又往往导致过多的资本蜂拥而入,从而容易在下一个周期中造成运力过剩。

    由此,海运行业的价格周期就变得特别明显。而这种巨大的价格周期,在其它运输行业中则是比较罕见的。正是对这种周期的深刻认识和成功利用,成就了包玉刚、董浩云、利瓦诺斯、奥纳西斯、贝格森、沙兰、尼亚哥斯等富甲天下的船王。通过理解这种周期,今天的投资者也能更好地把握海运行业的投资脉络。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讲讲近期的白酒大乱斗,来自简不知。


    我对江苏这边熟悉,主要说说江苏的情况。


    近期,洋河水晶梦一方面给渠道上较大的反向红包,一方面给消费者搞4送1的活动,原本400多元的酒,和水晶剑、古16、国缘4k、汾20等产品是一个档次的产品,现在结合四送一的活动的话消费者单瓶价格折算下来接近300元,真的是太卷了,能拿到接近300这个价位,水晶梦基本是不怎么要犹豫的选择。


    这个是很反常的现象,每年,市场基本都是春节、中秋两档厂方给经销商压大货的时候,市场上各款酒才会出现较低的价格,今年这种情况是提前发生了。


    内卷之下,现在的市场普遍还喜欢降维竞争,比如说:

    1、茅台出1935和千元系的五粮液、1573、青花郎、君品竞争,抢走了百亿份额;

    2、泸州老窖也疯狂推38度的1573,卖个600多来和梦6+、红花郎15年、古20这些酒竞争,对梦6+打击巨大,同时也对自家的特曲60、窖龄90等产品形成影响;

    3、再比如说现在水晶梦折算价格打到接近300了,不仅影响原来的竞品国缘4开、水晶剑这些酒不说,弄得洋河自己的天之蓝、国缘的对开这些都开始尴尬。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不同酒企同级别产品之间的竞争,甚至同一家酒企不同事业部之间也开始挖墙脚,高端事业部的产品开始和中低端事业部的产品竞争,和大家最喜欢讲的那句“白酒高端化发展”好像背道而驰。

    2019年以后,白酒倒挂的幅度开始越来越大,今年的价格甚至比去年更低下来不少,神奇的是很多酒企还通过提价的手段来压货,经销商、烟酒行的生死线是越拉越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崩掉。


    但是白酒投资领域有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很多投资客看了些大v的言论后,把经销商、烟酒店这个角色的重要程度看的太轻了。特别是看了茅台、五粮液的美丽报表的直销数据后,感觉经销商和烟酒行其实就是很不起眼的角色,反而渠道上侵占了太多利润影响了这些酒企的毛利率。他们认为没有这些腐朽的经销商和烟酒行,酒企能更好。


    这真是无知者无畏,经销商其实绝对是酒企的命根子。甚至说,我对白酒行业最大的担忧,就是未来烟酒行这个渠道的逐渐没落和退出市场。因为酒企的好日子很大一部分是经销商和烟酒行这样一个渠道体系带来的,这个体系充当着酒企资金、库存的缓冲垫,充当着酒企推广的排头兵。


    所以很多业外的投资人是看不到这点的,他们被酒企的直销数据所迷惑,茅台另说。因为茅台的很多直销本身可以视为一种利益输送,市价3000元直销价1499元的话,本身也没什么难度。


    茅台以下大部分酒企业的直销,其实都是经销商、烟酒店提供的客户资源,只是让企业自己打款给酒企能享受到更多的市场投入罢了。通常都是经销商或者烟酒店打款以后,酒企再把多出来的钱和投入返还给经销商,经销商再拿出部分返给企业客户。


    所以我说经销商-烟酒行这个渠道体系还是酒企的命根子,依然占酒企销售额来源的绝对大头。行外人是很难意识到这份重要性的,但是酒企门清,所以这几年酒企一直给渠道上各种福利,来争取让渠道主推自己的产品。


    这几年烟酒行受网络挤压越来越严重,随着房租等各项费用上涨,生产空间也越来越小,但是能存活下来的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如果你不能理解,你不妨反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平台百亿补贴价格850元不到的五粮液,烟酒店政策后拿货价格现在930到950元,销售价960到980元才有微薄的利润。

    如果是你去开烟酒店,你一年能以这个价格卖几箱?不仅五粮液,其它产品更是如此,让你现在去开烟酒店,你能做到赚钱吗?

    2、都说白酒在高端化发展,你一年大概买几箱五粮液?或者你一年喝几箱?你是在什么渠道买的?

    3、假如你是古井贡酒企销售高管,今年针对江苏南京这个省会城市的销售额需要增长5000万,你会如何去做?靠区域内砸广告?还是靠自己团队去挖掘南京地区企业资源?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下。大部分高管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所有合作门店里找出1000家门店,每家多拿5万就好了。大方向是这样,如何让每家在现在倒挂严重的行情下多拿5万,是需要细化考虑的问题。


    这个例子可能稍微会让你感觉到经销商、烟酒行这个体系的重要性。事实上,营销工作方面,除了茅台以外的所有酒企都是围绕这个体系去规划和展开工作的。


    而茅台没有这样做,是因为茅台好卖,前人树栽的好,前面的因造成了今天的果,但今天的果也会造就未来的因。很多城市茅台地方上的经销商就是雇几个收银员收钱,酒企联动的市场活动开展能力越来越差,很难想象茅台如果再经历一轮下行后如何起来?届时估计少不了一轮招兵买马


    最后,在当下环境,给大家两个买酒建议:


    1、618要来了,官方平台的百亿补贴虽然有数量限制,其实是可以囤货的。不要怀疑真假,你在平台官方店买到假货的几率是比你在线下低的。

    2、线下买时,多问有哪些宴会活动,红包活动和开瓶活动,多问几句,会有惊喜的。



  •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要清楚普通投资人的护城河,来自厚恩投资张延昆。

    1、关注企业生命力:为未来现金流买单

    我觉得减少关注那些瞄着净资产估值的企业,因为往往这些企业处在一个无法长期持续满意成长的好赛道里。为什么要瞄着那些靠净资产来估值的企业呢,本身企业是一台印钞机,是哪怕就是一个老母鸡,他也不能按照其重量来说明企其生蛋的能力。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你买的是企业未来的生命力,而不是买了企业的净资产。对于资产的估值有很奇妙之处,如果资产不能产生利润,未来只能不断的折损。所以,我建议要远离那些瞄准资产估值的企业。还是要贴近那些未来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现金流的企业,尤其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

    去找能够真正运转起来的印钞机,不要去到废品站收购那些折旧的已经接近报废的看起来估值很低的旧机器。

    2、要学会展望未来:洞察成长

    如果你持有股票在10年,20年里,翻几十倍或上百倍,那你就是天选之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在有野心和毅力之外,还能洞察企业成长发展的细节,清晰梳理企业发展的逻辑。当然了,除此之外你还有一直抹不去的运气。

    来到了股票市场,我们都想当这个天选之子,但注定这是极少数人的事。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肯在正确的方向上进行枯燥的重复,也不肯在投资理念上进行孜孜不倦的修炼!

    3、要学会升华:简化集中持股

    我做股票投资已经二十七年了。回忆过去,当看见我账户市值都不断向上奔跑时候,能记起来的最重要的股票其实不超过五个,最好的也就两个却贡献了自己百分之八十多的利润,并且是持有时间最长的两个。而且,持续持有的话,到现在收获利润会更大一些。

    芒格曾回忆说,总结他们这一生来折腾过的股票,90%的操作都是多余的。三两个好公司,拿一辈子就够了,什么都不用做。做多了都是多余,而且还不讨喜。

    于是,我五十岁以后,决定就这么做了,选择能安静持有后半生的或能传承下一代的股票,尽力持有。

    普通人和成功人士他的主要差距就是对任何挑战或者可以成功的事情,他们都有两个“不”:一个是不敢开始,一个是不愿坚持。

    4、学会坚持:敢于迎接挑战

    他们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不敢开始是懒于学习懒于尝试,非常怕输所以不敢开始;

    不愿坚持是因为过程太枯燥,失败太残忍,所以,开始做了也会中途放弃,不愿继续坚持。

    看清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如何能把投资做好:你要勇于开始,开始学习开始尝试开始拜名师开始迎接挑战开始迎接失败,然后不断积累经验,历练自己的意志品质,继续坚持,把一路上的风险和困难都考虑全面,把自己的这个方向和逻辑想清楚想好,相信坚持到底最终迎接你的就是辉煌的成功!

    所以,赶紧开始做和能坚持到底,就是我们普通投资人的护城河